5月28日,陜西省住房保障信息系統正式運行,實現了全省保障性住房決策分析數字化、日常管理規范化、信息公開透明化。這個信息系統的建成,加上之前全省保障房五年輪候名單的公布,標志著陜西省在全國率先建成了保障房建設長效機制。
隨著保障房建設的推進,著力解決好分配和后續管理,建立有效可行的保障房建設長效機制,就成為保障性住房建設工作的重中之重。在陜西省省委、省政府的領導下,陜西省保障房建設在工作推進的同時及時總結了一些切實有效的做法和經驗,形成了具有特色的保障性住房“六大模塊”機制。2011年,通過對政策、土地、資金、質量四大模塊的具體實踐,陜西省保障房建設在全國實現了任務量位列全國第三,開工率位列全國第一的斐然成績。
今年,陜西省將著力完善“六大模塊”中的分配、管理模塊,為保障房分配和管理長效機制建設提供有力支撐。
一方面,今年3月15日至5月初,陜西省在全國率先公布了“十二五”期間178.69萬戶住房保障對象輪候名單。對已確定的保障對象,實行保障房輪候分配制度,按照抽簽、搖號或其他公平、公正的方式確定輪候及分房順序。這種把保障房的分配放在陽光下操作的方式,得到全省百姓的交口稱贊。另一方面,去年10月,陜西省在全國率先實現住房保障信息系統全網聯網試運行。今年5月28日信息系統一期工程正式運行。該系統除保障性安居工程外、還包括了陜南和陜北移民搬遷、農村危房改造等內容,初步形成了省市縣住房保障的網絡化工作機制。
隨著這兩項工作的一步步落實,系統、有效、可行的陜西省保障房建設長效機制日臻完善。這一機制為陜西省保障房建設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也保證了百姓能夠公開、公正、透明地受益于政府的惠民政策。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