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我國正處于工業化加速發展的重要階段。面對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市場化、國際化深入發展的新形勢、新任務,轉變生產方式,調整產業結構,大力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走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道路,這是深刻把握我國工業化面臨的新課題,新矛盾而做出的戰略決策,是長期、艱巨而繁重的戰略任務。
內燃機工業是我國重要基礎產業,產業鏈長、關聯度高,就業面廣,消費拉動大。內燃機是交通運輸、工程機械、農業機械以及國防裝備的主導動力。我國已成為世界內燃機制造大國。內燃機產品的廣泛應用和制造產業的持續發展,對保障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健康運行至關重要。
同時,內燃機是目前人類所能掌握的熱效率最高的移動動力機械。內燃機發展面臨節能、減排的巨大挑戰。能源消耗方面,2011年,我國石油進口依存度達54%,而內燃機石油消耗約占全國總消耗量的三分之二,是名符其實的用油大戶;環保方面,內燃機廢氣污染占我國絕大多數城市非供暖季大氣污染的50%以上,是城市最主要的大氣污染源。“為保障能源安全,實現可持續發展,我國內燃機必須從傳統產業跨入到高新技術產業,從資源消耗型向環保節約型轉變。”
從能源發展趨勢和國內外內燃機市場需求看,未來幾十年,以化石能源為燃料的內燃機仍然是各種機械裝備的主導動力,控制燃油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及其它污染物排放已成為全球內燃機產業發展的重要趨勢,成為全球汽車和內燃機產業應對氣候變化、保障能源安全的國際共識。
2011年中國內燃機工業總產值突破3700億元,內燃機產量突破7700萬臺,總功率突破14億千瓦。中國內燃機行業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不斷深化改革,發展步伐明顯加快,經濟效益大大提高,企業管理水平和自主創新能力持續提高,經濟實力、經營能力和市場競爭力日益增強。在我國現代化建設中發揮了重要的支撐作用。中國內燃機工業已經成長為當之無愧的內燃機制造大國,中國內燃機工業正在向著內燃機制造強國的目標邁進。
2011年內燃機工業經濟運行主要特點:一是在諸多不利因素疊加下,內燃機總產值同比增長20%以上。保持平穩增長,產銷也同比增長,但增速下滑;二是內燃機產業結構調整成效明顯,重點企業生產集中度進一步提高,組織結構進一步優化,三是自主創新能力增強,產品滿足市場需求,新產品產值增加幅度大;四是節能減排產品市場需求量激增帶動行業國三、國四產品的市場投放量增加;五是內燃機產品質量總體水平上升。
內燃機行業的產業現狀
一、總產值
2012年1-3月總產值為733.39億元,去年1-3月總產值為681.24億元,同比增長7.66%。2012年3月總產值為312.11億元,去年2月總產值為250.9億元,同比增長24.39%。
二、總銷售
2012年1-3月總銷售702.31億元,去年1-3月總銷售663.67億元,同比增長5.82%。2012年3月總銷售297.79億元,去年3月總銷售247.10億元,同比增長20.52%。
三、總功率
2012年1-3月總功率為3.47億千瓦,去年1-3月總功率為3.64億千瓦,同比下降4.69%。2012年3月總功率為1.37億千瓦,去年3月總功率為1.34億千瓦,同比增長1.88%。
四、出口交貨值
2012年1-3月95.4億元,去年同期93.45億元,同比增長2.08%。2012年3月38.66億元,去年同期36.78億元,同比增長5.12%。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