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下滑的“流感”加速傳播,近日,知名民企三一集團也被大規模裁員的傳聞擊中。昨晚,針對媒體關于“三一重工(600031)裁員30%”的報道,三一集團總裁唐修國緊急約見記者作出回應。
唐修國稱,公司今年在人力資源戰略上有較大調整,同時壓縮了招聘規模,導致員工人數有小幅下降,但沒有大規模裁員。
三一集團人力資源副總監戈峰向記者提供了一組數字:截至2011年末,三一集團的員工人數首次達到6萬人,而到今年6月30日,員工人數是5.7萬人,減少了3000多人;其中,三一重工的員工人數由5.1萬人減少到5萬人以下。這一數字與《前程無憂網》的第三方調查結果基本相符。
據唐修國介紹,員工人數減少主要是由于銷售改制等原因導致的。上半年,泵送事業部和起重機事業部全面完成了銷售模式的變革,由員工直銷全面轉向代銷,相關子、分公司的員工全部轉制成為代理公司的員工,涉及員工人數超過3000人。
唐修國說,從去年開始,針對全國工程機械行業發展放緩的情況,三一有意識地控制了員工數量的增長,主要措施是減少招聘規模。“在多年的高速擴張中,三一集團人力資源部幾乎等同于招聘部和培訓部,每月都要招聘1000人左右,還常常‘供不應求’,但今年的需求缺口明顯收窄,所以今年上半年的招聘規模只有3000人。”
裁員風波和勞資糾紛主要產生于離職員工中。“公司每年都會有10%左右的人員流動,今年上半年,公司正常流動減少的員工為3000人左右,與去年基本相當。不同的是,由于行業下滑導致工作機會減少,員工主動離職比例下降,而由于考核而被動離職的比例有所上升。針對這部分員工,我們會進一步規范程序,落實補償機制。”戈峰表示。
唐修國表示,這些被動離職的員工,大都是因考核等級為C類而被淘汰。“過去公司擴張快,招聘難,一些考核不達標的員工也不得不繼續留用,而現在大環境從緊,就業機會減少,公司有條件招到更優秀的員工,因此對考核不達標的員工采取了更嚴格的措施。”
“三一集團最遲將在明年實現銷售規模過千億的目標,要實現這一目標,員工人數不可能比現在減少,倘若大規模裁員,必然會導致經營業績的下降。”唐修國說,目前媒體和市場上出現一個誤區,認為面對市場困境時裁員降本是企業的下意識動作,事實上,裁員非但不會降低成本,還會增加企業的成本。
“倘若一遇到困難就裁員,首先公司必須一次性支付平均三四個月的薪水作為補償,如果不久后市場重新啟動,再招聘培養一個合格員工,還要至少三到六個月的培訓,代價很高,所以負責任的企業不會在低谷期裁員。其次,對上了規模的大企業來說,裁員對降低成本基本無效,以三一來說,人工成本僅占銷售收入5%,即使裁員30%也收效甚微。”唐修國表示。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