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二上午,三一重工董事長梁穩根都要主持一個全球視頻會議,重要內容之一,就是聽取高管對客戶服務情況的匯報,并做出點評。高管們被要求每個月用3~5天走訪一線客戶,有高管坦言:“如果受到董事長點名,壓力會非常大。”
服務,是梁穩根從創業一開始,就給公司植入的基因。早年公司規模還不是太大時,三一的服務工程師會由梁穩根手把手帶出來。到現在,當三一已經發展為能一舉收購德國普茨邁斯特的國際化企業,“服務”仍舊稱得上是 “一把手”工程。
贏在對客戶需求的深刻理解
“我們贏在了對中國客戶的理解。” 三一重工總裁向文波說。
90年代初,由于中國混凝土機械企業很少,國外企業高高在上,設備出了問題,客戶必須向國外廠家提出服務請求,廠商在收費、食宿標準滿足之后,才會派服務工程師來,成本高昂。
三一重工從中看到了機會。
1994年三一重工正式成立,1996年三一重工率先在行業中提出“終身免費服務”的理念,隨后幾年,“24小時800免費服務電話”、“4008呼叫服務指揮中心”、“ECC企業控制中心”、“6S服務中心”、“幫客戶培養人才”等便接踵而至。
在業內,梁穩根有一句宣言個性十足,他說:“我們要用偏執的態度,窮盡一切手段,將服務做到無以復加的地步。”
客戶沒想到,那些只能在別的行業享受的“終身免費服務”、“保姆式服務”,也能在工程機械行業實現。在超出客戶預期,讓客戶驚愕的同時,三一重工一舉占據了服務制高點。
“對客戶來說,服務至關重要,三一打造了一個無與倫比的服務品牌。”向文波說,“沒錯,我說的就是無與倫比!”
贏在對服務舉措的不斷升級
在三一,每一個事業部都建立了一套個性化的服務標準,每一年都會根據需要進行升級。而在剛剛過去的2011年,三一重工旗下事業部的服務舉措,以及所獲得的行業評價,有些令人眼花繚亂,也有些耀眼。
2月,汽車起重機事業部引入“211”服務價值承諾和“311”品牌價值承諾,首開吊裝行業先河;5月,挖掘機事業部再次升級“服務萬里行”;7月,混凝土機械事業部獨創“一生無憂”,顛覆行業標準;8月,履帶起重機事業部推出行業內首個具有補償條款的“211”服務承諾;年底,樁機事業部推出“一降、兩延、六免費”的增值服務條款。
在年底公布的“2011年度中國工程機械十大營銷事件”中,三一重工“十占其三”,泵送事業部的“一生無憂”、起重機事業部及挖掘機事業部的“服務萬里行”,一齊上榜。
也是在這一年的“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用戶滿意度測評報告”中,三一重工旗下泵車、拖泵等8類產品獲得用戶滿意度第一,汽車起重機等4類產品獲得第二。除兩款產品沒有生產外,所涉12大領域,三一全部做到“數一數二”。
贏在對行業標準的不斷顛覆
如果沒有持續創新的動力,一切都會落伍。
在過去18年中,三一的服務模式經歷了三次大轉變:
第一階段(1994~2003)保姆式服務:剛進入行業時,由于銷量還比較小,服務工程師主要是教客戶如何施工,派專業工程師長期在客戶那里蹲守,直到操作手學會為止。
第二階段(2004~2005)管家式服務:三一建立服務管理體系,實現一人對多臺設備的管理。2005年左右開始三一著手培養大客戶,為其提供融資渠道,從分散經營轉到集中經營。同時開始提出服務承諾,打消客戶的后顧之憂。
第三階段(2006年~至今)一站式服務:三一將汽車行業的服務標準運用到機械行業,建立6S服務中心,打造ECC企業控制中心,提供專業化、高標準、一站式的永久服務。
截止目前,三一已在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服務辦事機構,各事業部在國內各省市均設有分公司,在二級城市設有辦事處。三一還建立起了7000多名的服務工程師隊伍,分布于全球各地,24小時隨時整裝待命。
現代業務企劃之祖Stephen King曾說:“產品容易過時落伍,但成功品牌卻能持久不墜。”從“被動坐等”,到“只要您一個電話,剩下的交給我們”,再到“無需等您來電,一切已在進行中”,Stephen King觀點在三一被體現得淋漓盡致。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