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工程機械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自1989年取得進出口自
營權以來,至1999年年底已累計創匯4600萬美元,產品遍及
亞洲、非洲、拉美、大洋洲在內的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今
年前6個月,我公司又出口整機27臺,創匯約260萬美元。回
顧多年來的出口工作,我們認為主要得益于以下幾個方面:
一、與專業外貿公司強強聯合,共同開拓國際市場。為
克服交通不便、通訊落后、外貿人才匱乏等不利出口的多種
因素制約,我們在1989年取得進出口自營權之后,就果斷決
策:依靠與外貿公司密切合作,共同開拓國際市場。實踐證
明,這一決策行之有效,1989年黃工出口就突破了500萬美
元。從目前的情況看,工貿結合仍將是我們大多數生產企業
現階段出口的主渠道之一,占每年出口總額的50%以上。這
種責任清晰、優勢互補的合作方式,符合雙方的利益需要,
是一種雙贏模式,有著極強的生命力。
二、不斷開發適銷對路的產品,滿足用戶需求。黃工在
建廠初期,技術比較落后,出口很少。1979年引進并消化了
日本小松系列推土機的全套生產技術以后,品種增加到十多
個,大大增加了外商的選擇范圍,出口有了長足發展。1993
年我們又引進小松具有90年代先進水平的液壓挖掘機技術,
推出了配裝康明斯發動機的平地機,又陸續將160馬力、320
馬力推土機投放市場,使出口的產品增加到四大類20余個品
種。為出口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三、重視與國際工程承包公司聯合,帶動設備出口。我
國有國際工程承包資格的公司每年都在國外承建大量的工
程,過去由于對國產設備的質量不放心,工程中大量購買國
外設備。90年代以后,國內工程機械的質量基本可以滿足施
工需要,且價格優勢很大。所以近年來他們也開始從國內購
買一些較可靠的推土機、挖掘機、裝載機用于工程。我們充
分利用境外施工帶動設備出口的時機,做好售后服務共同開
拓市場。從歷年的統計看,此種方式的出口已占到我公司出
口額的20%以上,并逐年呈上升趨勢。因此,今后將繼續做
好這方面的工作。(楊建耀)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