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7月23日上午,《紐約時報》頭條刊文《卡特彼勒為提高競爭力計劃削減勞動力成本》,現全文摘要如下:
全球最大的工程機械生產商卡特彼勒(Caterpillar)長期采取的對待工會的立場就像推土機和鏟斗機一樣強硬,而這些重型機械使該公司享譽全球。由于雙重工資標準或更高的職工醫療保險支出,該公司一直是制訂新方案削減勞動力成本的帶頭人,而其他廠家往往會效仿其策略。
盡管卡特彼勒在去年實現了創紀錄的49億美元利潤,并預測2012年會有更好的業績表現,但是該公司計劃對780名工人進行為期6年的工資凍結和退休金凍結。卡特彼勒公司表示,它需要保持較低的勞動力成本,以確保其未來的競爭力。
該公司的立場激怒了工人們,他們在12周前舉行了罷工。現年19歲的卡特彼勒公司員工阿爾伯特·威廉姆斯(Albert Williams)說:“想到他們給我們的工資待遇,我們不得不舉行罷工。”
由于實現了強勁的利潤而顯著提高了高管報酬的卡特彼勒辯稱,許多工會工人的工資已遠高于市場水平。
康奈爾大學工業關系學教授理查德·赫德(Richard Hurd)說:“卡特彼勒在過去20年里是采取強硬策略的帶頭人。”
自從3月與工會開始談判以來,卡特彼勒一直堅持凍結那些工作7年以上的高級工人的工資,他們的時薪是26美元,除了加班之外每年的工資是55000美元。卡特彼勒沒有作出承諾,但是已暗示將會根據當地市場情況提高工人的工資。
但工會說,作為世界上最大的推土設備生產商,卡特彼勒不可能沒有競爭力,它應與其工人們分享成果。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