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立西部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的必要性
1.1發展西部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是西部開發的重中之重實施西部大開發是黨中央、國務院根據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做出的重大戰略決策。朱镕基總理明確指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要集中力量抓好幾件關系西部地區開發全局的重點工作,首先就是要加快基礎設施建設。
國家計委有關負責人指出,西部地區交通輸布局應根據國家對西部開發的統一部署和戰略進行安排,近期要以公路建設為重點全面加強鐵路、機場、天然氣管道干線建設,加快打通西部地區與東部地區運輸通道,并實現通江達海,聯絡周邊的運輸通道,盡快形成全國統一的綜合運輸體系,促進我國西部地區與東部地區、周邊國家的聯系和交流。
1.2發展西部綜合運輸體系應符合運輸發展的科學規律縱觀運輸業發展的歷史,大體可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屬于水運階段,第二階段為鐵路運輸發展階段,第三階段公路、航空、管道輸送發展階段,第四階段建立綜合運輸體系階段。隨著經濟和交通科技進一步發展,人們注意到公路、鐵路、水運、航空、管道五種運輸方式各有所長,難以相互取代,我國進入綜合交通運輸時代。發展西部交通只有充分發揮各自長處,才能提高運輸效率,促進經濟發展。
1.3西部的地形與經濟資源分布決定了必須發展綜合交通西部地區自然地理條件十分復雜,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之稱,云貴高原、黃土高原海拔在1000~2000米之間,我國的主要山脈大部分在西部,而新疆
的塔克拉瑪干沙漠,面積33萬多平方公里。高山峽谷、凍土、戈壁形成了許多難于逾越的障礙,僅青海就有22個地理子系統。西部交通建設難度較東部大得多,單一的交通方式難以滿足經濟發展的需求。西部城市、人口、資源公布呈現較強區域性,用鐵路、航空連接各大經濟區域有時會具有更高的經濟性,而公路是一種基本運輸方式,落后地區的發展也離不開公路。
1.4西部開發應慎重選擇適宜的運輸方式
西部地區經濟落后、底子薄,難以籌集足夠資金用于交通建設,國家用于西部發展的資金十分有限,因而解決西部交通問題一方面要大力解決資金問題,還要特別重視研究各種運輸方式的經濟優勢,協調發展各種運輸方式。
2、大力發展公路運輸,確立公路在西部交通中的主體地位公路在任何國家和地區的交通運輸體系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一切運輸方式都離不開公路運輸方式的協助。其“門到門”運輸的特點是能最大限度的滿足人們的各種需求。因此,它是現代運輸方式中的主要運輸方式。西部交通同樣也必須以公路為主體,特別是在大通道中公路必須發揮主體作用。目前西部公路交通在公、鐵、水三種運輸方式中總里程占90%以上,客貨運量分別占94.3%、87.6%,是西部的主要運輸方式。
西部公路與全國公路發展水平差距極大,一是公路密度低,西部地區公路總里程38萬公里,僅占全國的30%,每百平方公里擁有公路0.7公里,鄉和村通公路的比重分別為97.1%、78.7%。二是公路等級低,高速公路占全國的1/5; 二級以上的公路2.38萬公里,占路網比重的6.3%,占全國的1/4;四級與等外公路比重高達51%和26%。交通部對西部公路發展已經制定了長期規劃,國道主干線“五縱七橫”12條線路中有8條通往西部地區,里程接近1.3萬公里,68條國道中有30條通往西部地區。這些道路的新建與擴建將使西部形成完整的公路網絡。交通部規劃了西部開發公路大通道工程,重點建設8條線路,這8條公路總規模近1.5萬公里,主要包括:二連浩特—河口線,通過陜西、四川、云南;西南出海通道,通過重慶、貴州;丹東—拉薩線,通過寧夏、甘肅、青海、西藏;青島—銀川線,通過陜西、寧夏;連云港—霍爾果斯線,通過陜西、甘肅、新疆; 上海—成都線通過重慶、四川;上海—瑞麗線,通過貴州、云南;衡陽—昆明線,通過云南。這些主干線大部分將以高速公路標準建設;西部區域大城市和中心城市之間,測算約需18.5萬公里,以二、三級公路為主;小城鎮、農村公路約需14.9萬公里,以四級公路為主或通機動車。
總之,西部公路不能盲目開發,應當根據西部地區的地形、經濟發展水平與發展潛力、人口分布密度等情況確定公路數量與等級。
3、大力發展鐵路運輸,發揮交通主骨架作用鐵路運輸由于運量大,運距長、經濟性高,所以應當重視其主骨架作用。在打通東、西部地區,西南、西北地區,通江達海,聯絡周邊的運輸通道中,是不可缺少的運輸方式。西部公、鐵、水三種運輸方式中,公路客、貨周轉量僅占61.6%、34.3%,鐵路在長途運輸中占據了主導地位。同時區域內大中城市之間、大中城市與重要資源點之間的運輸也應當重視鐵路交通運輸。
目前西部地區鐵路網規模為14858公里,占全國鐵路網規劃的22%,但是能力不足,線路少,標準低;西部與東部聯系的通道微量少;西部省區鐵路運輸通道不足。西部鐵路呈現雙“T”形態,即“兩縱兩橫”。兩縱是指“包頭—蘭州—寶雞—成都—成昆”、“包頭—西安—重慶—貴陽—昆明”; 兩橫是指“西安—蘭州—烏魯木齊”、“蘭州—西寧—格爾木”。
鐵道部部長傅志寰表示,鐵路要以更大的投入先行建設, 適當超前,為推進西部大開發當好“先鋒”。“十五”期間,規劃中的西部鐵路大中型項目基建投資預計將達到1000億元左右。到2005年,西部鐵路規模預計達到1.8萬公里左右。通過對設備的技術改造和采用新型機車,提高進出西部地區客車的運行速度。一要完善西部省區間的道路,建設神木北至延安北鐵路、西安至安康鐵路、內昆鐵路、進藏鐵路前期工作。二要加強溝通東西部的通道建設,建設隴海鐵路寶雞至蘭州復線、西安至合肥鐵路、珠州至六盤水復線、遂寧至重慶至懷化鐵路、達縣至萬縣鐵路;爭取開工建設萬縣至枝城鐵路、太原至中衛鐵路。三要加快國際通道建設,新亞歐大陸橋自江蘇連云港到阿拉山口直到鹿特丹;還計劃為新亞歐大陸橋修建一條新通道—“中吉烏”鐵路;打通南下印度洋的出海口;做好區域開發性鐵路、進藏鐵路和出境鐵路的前期準備工作。
建設修建蘭渝鐵路(蘭州—重慶)。蘭渝鐵路可連接西北、西南兩個經濟區拓展與完善北部鐵路網絡。
處于西部龍頭地位的陜西、四川要大力發展鐵路,甘肅、貴州、寧夏進一步加強原有鐵路的發展,大力發展新疆鐵路。新疆計劃修建“精伊霍”鐵路,該鐵路自精河經伊寧到霍爾果斯,因此伊利地區沒有鐵路,而北疆地區經濟發展較快,但生產資料、能源十分缺乏。
4、充分挖掘水運資源,發展水運交通西部的水資源以秦嶺山脈為界可分為南北兩大水系,北部為黃河水系,南部為長江水系,珠江水系,云南的瀾滄江、元江等水系,都具有一定的運輸能力或運輸潛力。黃河水系冬季結冰,只能季節通航,流經西部青海、甘肅、寧夏、內蒙古、陜西等省。
秦嶺以南水系冬季不結冰,可四季通航。長江是世界上少數幾條具有優越水運條件的通海大河,長江入海口到四川宜賓2800公里的干流被稱為我國內河航運的“黃金水道”。 重慶市是西部地區中唯一擁有長江黃金水道的城市,具有極大的水運能力。重慶市提出,建設以長江干線為主軸嘉陵江、烏江為次軸,重慶、涪陵、萬州三個港口為樞紐的水上快速通道。
四川省現在的工作,一是打通長江重慶到宜賓的千噸級航道,提高境內長江的通達能力;二是實行嘉陵江渠劃工程,爭取在20至30年內完成全江渠劃,連通長江主航道;三是從開發旅游航運入手,發展庫區航運;四是整治岷江航道,并逐步提高、完善長江、嘉陵江、岷江的港口能力。
云南省有六大水系,構成云南水運“兩出省四出境”的格局。瀾滄江—湄公河國際航道是亞洲唯一連接六國的國際河流,主長4880公里,在我國境內2134公里,流經青海、西藏、云南三省區,是我國打開去南亞方向的又一出海通道,經過整治可達到全年通航300噸級船舶。元江—紅河國際航運全長1200公里在我國境內長700公里,經過云南紅河自治州、越南流入南海可通航100~300噸級船舶,是云南出海最便捷的水上通道。瑞麗江—伊洛瓦底江國際航道,由我國難坎河口進入緬甸,在仰光附近注入安達曼海。金沙江系長江支流,在云南省有1630公里,是云南通經華南的省際水運通道。
貴州水資源較為豐富,境內河流密布,長度在50公里以上的河流有93條,總長度1.12萬公里。主要河流有:烏江、赤水河、清水江、都柳江、南北盤江、紅水河等,分別屬于長江和珠江兩大水系,是與華東、華南、華中等地聯系的重要水道。南北盤江、紅水河慣稱“兩江一河”它橫跨滇、黔、桂三省(區),流經粵、港、澳、匯入南海,是貴州乃至西南地區最便捷的出海水運通道,也稱“西南水運出海中通道”。
5、適當發展航空運輸,完善交通網絡西部民航擁有機場20多個,基本以中小機場為主,運輸能力有限,但運輸潛力很大,因航空運輸基建投資少,運輸速度快,經濟效益好,特別適用于西部某些領域的發展。
西部與東部、國外的聯系有許多天然障礙,交通不便,而西部開發,必然有大量人員、物資進出,用航空運輸是最快捷的方式,許多精密儀器的運輸,新鮮易活物資的運輸適于航空運輸。西部有許多旅游資源,航空運輸作為最舒適交通方式必然受到歡迎。
航空在開發西部農業和環境保護方面有重要作用:航空作業在人工降水、播種、病蟲害防治、施肥、除草等方面,是提高農業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的有效手段。飛播造林不僅速度快、省勞力而且成本低、投資少。航空作業還是森林病蟲害防治和護林防火的主要手段。
西部地區民航業的發展要根據市場需求,開辟支線航線。調整不利于支線運輸發展的政策規定,特別是支持發展西部交通不便地區的支線運輸,與地方政府共同搞好機場建設規劃,對成熟的項目優先安排。據悉為加快西部大開發的步伐,國家今年將投資50億元在西部地區新建、擴建20個機場,擴建的機場有成都、昆明、烏魯木齊、咸陽、格爾木、敦煌、瀘洲、北海、且未。新建的機場由四川的廣元、綿陽、攀枝花、九寨溝、萬州;貴州的銅仁;云南的思茅、臨滄;甘肅的中川;新疆的阿勒泰、庫車。
6、結束語
西部要開發,交通是關鍵。只有西部實現了大交通、大流通,西部的人才和物資才能走出來,東部的人才和物資才能走進去,西部的經濟才能大發展,社會才能大進步。西部開發要注意各種交通方式之間的銜接,從大交通的戰略眼光出發,充分發揮資金效益,爭取建設一個科學合理、高效快捷、具有現代水準的交通運輸體系。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