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會:面臨滯納金風險
對于山東省審計廳 《公告》提及的濰柴動力一事,一位注冊會計師告訴記者,就算審計查出后已全部征繳入庫,不能就此認定其是否存在偷漏稅或少繳稅的情形,但起碼應是滯后交稅。
“該交的時候沒交,之后補上了,按法律規定,稅務部門應征收相應的滯納金”,該注冊會計師表示,“企業盡管已經計提,但是沒有及時申報交納,企業存在過錯,而征管單位也有可能存在征管不到位的情形?!?/P>
事實上,從濰柴動力2011年年度審計報告中或能看出端倪。該審計報告顯示,截至2011年12月31日,濰柴動力賬面顯示應交所得稅款約18.76億元,而2011年度該公司企業所得稅約為10.99億元,由此看出其中有近8億元的企業所得稅起碼應為2011年前一年度產生。
對于此事,審計報告中并未具體言明,為此,《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致電出具審計報告的安永華明會計師事務所,但因時間及對方稱的流程等問題,并未能及時聯系上出具審計報告的兩位注冊會計師。
“起碼來講,該公司的納稅籌劃策略失當,合規性令人質疑,按照法律規定就會帶來滯納金”,上海序倫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張志高律師昨日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同時,這些對股民有利害關系,審計部門的文件中尚且提及,作為上市公司的濰柴動力理應公告?!?/P>
一位法律人士甚至直接告訴記者,“企業經營需遵守法律法規,講社會責任,如果跟稅務部門都不講誠信,何來指望跟社會、跟股民講誠信?!?/P>
有著注冊會計師與律師雙重資格的張志高律師還指出,濰柴動力這樣的上市公司,所得稅方面,一般為每月申報,年度結算。假定該公司2011年度一分錢未交,根據公告數據,該企業2011年度應交所得稅應為約10.99億元,但2011年12年31日賬面應交所得稅為約18.76億元,近8億元可能是跨年度未交。而實際上,整個年度所得稅一分錢都未交的情形基本不太可能,一般都是每月申報一些,如果這樣,甚至有部分所得稅跨兩年度未及時繳納。如果按照法律規定,企業可能會面臨非常巨額的滯納金風險。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