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產經新聞》相關報道,“市場上不到半年一下多出來幾百輛水泥泵車,這活是沒法干了”。6月26日,山東省聊城市泵車車主李某向筆者發起了牢騷。“去年整個聊城市才有100多輛泵車,而今年上半年就冒出來400多輛,經銷商一個月就完成了全年的銷售任務,但建筑工地就那么多,僧多粥少,還怎么干?”
李先生開始懷念過去的好日子:去年初,他看到建筑工地的高層建筑越來越多,而往高層樓房澆筑水泥的泵車供不應求,便將手里的理發店轉讓出去,又把房產抵押貸款,湊足30多萬元的首付,貸款購買了一臺三一重工出產的水泥泵車,搖身一變從一名理發師成為了一輛價值上百萬泵車的車主。
剛開始,活很多,價錢也合理,經營了一段時間后,李先生想再購買一臺泵車,便向親戚借些錢,加上購買第一臺車廠家送的10萬元購車券,又購買了一輛更大型的泵車。
但好景不長,到了2011年下半年,聊城市場上的泵車越來越多,眾車主開始互相壓價,從最早每澆筑一立方水泥30多元降到現在的10多元,并且“活好干、錢難要”。
進入2012年后,在競爭如此激烈的情況下,泵車廠家的經銷商們并沒有放慢銷售的步伐,三一重工和中聯重科等大泵車生產廠家反而加大了促銷力度,從過去的首付30%、20%到現在交幾萬元就能把車開走,所謂的抵押物只是象征性地走一下程序。
低門檻吸引了很多人的迅速加入。李先生告訴筆者,有個別人名下竟然多達100多輛泵車,半年不到,保守估計聊城市場共多了400多輛泵車。
還款壓力增大 泡沫顯現
火熱銷售的背后是車主的經營壓力和還貸風險。李先生給筆者算了一筆賬,一輛泵車一個月包括還貸、油錢、司機工資、保養等開支約需20萬元,而現在泵車一個月也就干10多萬的活,大多數人基本上是在賠本賺吆喝。
同時,惡性擴張也開始出現了很多問題。據了解,很多經銷商只負責賣車,不重視培訓,很多泵車司機都沒有操作證,安全事故時有發生,去年底就有兩名司機因滯留工地而出現煤氣中毒死亡的情況。而有的人因經營不善導致還款不及時而被廠家以涉嫌合同欺詐起訴,目前仍羈押在看守所里。
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下,有的人開始將泵車往外調,今年春天,李先生也將一臺泵車開往內蒙古包頭租了出去,以緩解壓力,但高昂的運費又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在車主叫苦的同時,一些泵車代理商的日子也不好過,隨著行業競爭加劇和市場收縮,工程機械行業回收逾期欠款難成為大多數代理商最頭疼的問題。逾期債權也稱“壞賬”,遭遇要不回來的壞賬,不僅可能使業務受影響,企業甚至受累倒閉。
當地一名代理商說:“我們這個行業比較特殊,很多客戶都分期購買泵車,一輛普通泵車少則100多萬元,多則幾百萬元,所以一輛車要不回來錢,我們的損失就是數十萬元。長期這樣,我的企業根本就受不了。”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