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筑養路機械生產通過近20年的快速發展,在產品的性能、質量和生產的規模上都有了長足的進步,但總體而言,品種、型號少、成套性差以及缺少自主創新知識,產品的技術含量低,仍為我國筑養路機械行業發展的最大障礙,而這兩方面正是我們進入WT0后,國外產品對我們的最大挑戰。
筑養路機械和一般工程機械所不同之處是,一個工程所需機械設備的品種、型號是根據工程的類型,等級,作業方式,工程量,時限和造價來選擇機械設備的品種、型號、數量,不僅有一個生產能力的要求,更重要的是完成施工作業的質量要求,要求筑養路機械的成套性要好。而目前我國的情況是,政府與企業已經完全脫勾。政府與企業之間起紐帶、橋梁作用的行業協會,還沒有發揮主導作用,在產品規劃、開發方面完全處于自生自滅無序狀態之中,因此在發展產品方面缺乏規劃,缺乏相互配套的研究。對那些技術含量相對較低的產品發展較快,那些技術含量較高相對利潤較少的產品發展較慢,甚至產生空白。如生產瀝青混合料攪拌設備的企業目前國內有幾十家,上百個型號。瀝青含量誤差能滿足高等級公路標準化的只有幾個。型號間斷檔的現象十分嚴重。目前國內某些地區還產生一種奇特現象:同一種型號機械設備的數家企業集中在一條街、一個縣上生產。出現壓路機生產一條街,裝載機生產一個區的現象。
市場經濟給予大家一個公平競爭的機遇,市場經濟同時也是非常殘酷無情的。盲目重復發展的結果必然造成市場份額的分散化。
自主創新知識少,產品的技術含量低是國產機械設備與國外的機械設備相比最根本的差距。自從我國改革開放以來,工程機械行業走過仿造、測繪、引進三個階段,但在發展創新自主知識方面仍然存在著很大的缺陷。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