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濟增速下滑的背景下,地方在財政收入、就業等方面的壓力都沉重起來。為刺激經濟加快發展,多省市的地方政府暫時放下調結構的目標,再次祭出了基建投資的“殺手锏”。
從6月到7月底,從陜西到廣東,一個多月的時間里,地方政府推出的重大項目投資總額居然接近了4萬億。
這些投資的時間跨度有長有短,貴州的“3萬億計劃”更是長達10年,但記者采訪的專家認為,資金仍然是實現這些計劃的主要瓶頸,而要突破該瓶頸,引導民資參與是關鍵。
地方版4萬億?
今年6月,陜西率先出臺了十條“穩增長”的意見,提出著力推進重大項目建設,充分發揮投資對穩定經濟增長的關鍵作用,包括加快開工一批重大項目、爭取國家批復一批項目、積極謀劃儲備一批項目、加快在建項目建設速度等。
這其中,包括加快開工一批重大項目,確保西成客專、西合復線、蒙西-華中運煤通道等項目下半年實質性開工建設;爭取國家批復一批項目,力保韓國三星、美國強生、神華陶氏等一批重大項目早日獲批。
此后7月初,廣東省也提出19條穩增長的舉措,其中包括加快推進重大項目建設等一系列措施,要把全力扭轉投資持續下滑作為擴內需、穩增長的重中之重。數據顯示,上半年,廣東省重點項目累計完成投資1548億元,為年度計劃的38.7%,資金到位1553億元,僅為年度計劃的38.8%。
其中,廣州市近日也提出,下半年要重點抓好年度投資714億元的101個重點項目建設和列入省現代產業500強的120個項目建設;抓好國有企業總投資為1270多億元的76個續建和新開工項目建設。這一系列的投資計劃也超過2000億元。
與此同時,近期該市動工的白云機場擴建工程以及新近獲批的7條地鐵線總投資合計也超過了1400億。
7月16日,寧波市下發了《市政府關于推進工業經濟穩增長調結構促轉型的若干意見》,提出加快推進重大工業項目建設, 對投資額20億元以上的重大工業項目和3億元以上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予以單獨考核和表彰。
7月23日,南京市出臺的《關于進一步擴大內需拉動消費的若干意見》也提出,要積極發揮投資對拉動內需的作用,加快推進基礎設施項目建設,新興產業項目建設和消費載體建設。
相比之下,長沙和貴州的投資計劃更為具體。7月26日,長沙市對外宣布,2012年重大推介項目195個,總投資額達8292億元。本月即將公布的《貴州省生態文化旅游發展規劃》顯示,從各地上報2382個項目篩選出總額3萬億元左右的重點投資項目,初步提出規劃10個國家級重大項目、50個省級重大項目和200個省級重點項目。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