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煤企在經過一輪自行停產措施之后,目前煤價雖有所下滑,但卻未能止步。近日,發改委下發減產指導文件加碼煤價企穩。但此舉可能只能暫時性維穩煤價,并且要看地方政府具體實施措施。
記者獨家獲悉,國家發改委已下發文件要求全國各省按適度從緊原則報送2012年省內規劃煤炭產量,而這個目標與年初各省設定目標均有出入。其中對國內前三大煤炭主產地做了減產預期,預期量均低于2011原煤產量。
近日,發改委在下發的《關于印發〈煤炭工業發展“十二五”規劃2012年度實施方案〉的通知》中強調,2012年全國煤炭產量將控制在36.5億噸,其中對內蒙古、山西和陜西前三大煤炭主產地做了減產預期,預期產量分別為9.2億噸、8.1億噸和4億噸,均低于2011原煤產量。其他省份均相應獲得產量控制任務指標。
公開資料顯示:2011年內蒙古、山西和陜西三大煤炭主產地煤炭產量分別為9.9億噸、8.7億噸、4.05億噸。
中國煤炭運銷協會首席評論員候玉春對記者表示,國家出臺此方案目的為減產,并非全國性限產。此政策為指導性文件,非指令性文件,這是煤炭市場發展的進步,而在步入成熟的煤炭市場,指導性文件比指令性文件更重要,這樣能給地方政府和企業以適應市場的空間;產煤地區地方政府可以根據自己的發展戰略,結合國家指導性文件,實現關小建大、停危保安、減負增輕等轉型發展;煤炭企業可以結合自己生產的煤炭產品及市場緊缺情況,適當增減產、提高內控能力、延長產業鏈條和調節發展速度等。
據了解,山西省煤炭廳及山西省發改委擬向國家發改委聯合反應所設定預期目標太低。近兩年,山西省內重工業發展較快,自身需求量增速較快。與此同時,山西省煤炭在省外調量占比達70%-80%,一旦縮減過度,恐將會影響到供給。不僅如此,部分省份官員對此表示擔憂,雖為實施方案,但仍有預期限定。
在煤炭行業供給發生逆轉之際,多數煤企稱并不擔憂煤市,而是擔憂目前造成煤市這種恐慌的情緒繼續蔓延,進而影響正常煤炭市場。
中國煤炭工業協會數據顯示,上半年國內煤炭總供給量達18.55億噸,在煤炭行業并不景氣大環境影響下,如果2012年完成預控目標36.5億噸,煤炭產量將很難大幅增長。
截至8月13日,秦皇島港煤炭庫存為700萬噸,已連續一個星期下滑至800萬噸高位警戒線以下,呈逐量遞減態勢。
除此之外,部分業內人士認為,目前減產政策,如果不是市場正常消耗庫存,只能暫時性維穩煤價,并且要看地方政府具體實施措施;長遠來看,必須依靠下游產業正常消耗,才能真正的穩住煤價。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