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新中國農機工業的“長子”,“東方紅”這個響亮的名字,不僅見證了新中國農業現代化的發展進程,更見證了中國農機工業發展和技術進步的全過程。
8月8日,生產“東方紅”的第一拖拉機股份有限公司A股(股票代碼601038;以下簡稱“一拖股份”)正式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主板上市。
一拖股份1997年6月在香港聯交所上市,是我國首家在境外上市的農業概念企業,8日的A股回歸,標志著中國首家在境外上市的涉農企業回歸內地資本市場。
伴隨著一拖股份在上海證交所上市,河南企業上市的主戰場開始由深交所轉移至上交所。
首日大漲超60% 一拖股份回歸A股受熱捧
8日上午9點26分,中共河南省委常委、洛陽市委書記毛萬春與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任洪斌,共同敲響了上海證券交易所的開市銅鑼,一拖股份A股正式上市交易了。
N一拖8日以每股8.05元開盤,與5.4元的發行價相比大漲了49%。隨后一拖股份一路走高,最高9.50元、最低7.83元、最終收于8.85元,換手率達87.27%,全天漲幅達到63.89%,成為最近幾十個交易日以來首日漲幅最高的新股。
一拖股份此次A股發行1.5億股新股,發行后總股本為9.96億股,募集資金達到8.1億元。
資料顯示,2011年一拖股份生產的拖拉機折合標準臺41.72萬臺,國內市場占有率為22.49%,名列行業第一。
2011年一拖股份凈利潤達到5.36億元。
全國首家A+H上市農機企業 一拖股份全球化戰略全面啟動
“一拖股份順利回歸A股,意味著公司向全球卓越農業裝備供應商的目標又邁出了重要一步,標志著一拖股份全球化戰略全面啟動。”一拖股份董事長趙剡水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據趙剡水介紹,此次一拖股份A股公開發行募集資金,將用于大功率農用柴油機項目、新型輪式拖拉機核心能力提升項目、新疆農裝建設項目和燃油噴射系統產品升級擴能改造項目。
這些項目實施后,不僅將用于現有生產項目的升級換代,鞏固該公司的行業龍頭地位,并且將全面開始公司國際化的戰略布局。
記者了解到,1997年一拖在H股成功上市,共發行3.35億股H股股份,募集資金凈額超過15億港幣。
H股上市15年歷程,使一拖公司建立了完善的法人治理結構,構筑了現代企業管理基礎,募集資金投入項目的實施再次確立和鞏固了公司在拖拉機行業的領先地位。
而此次成功回歸A股,使一拖成為中國農機行業唯一一家A+H上市公司,將對該公司的全球化戰略產生非常大的推動作用。
“全球化進程將不僅僅是產品銷售的全球化,還包括全球化的生產、研發,以及全球性的人力資源平臺。”趙剡水說,此次站在香港和上海兩大著名的資本市場,還將提升一拖股份在農機行業整合時期的資本運作和并購重組能力。
“東方紅”閃耀滬、港兩地證交所 一拖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河南省委常委、洛陽市委書記毛萬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作為‘共和國工業長子’,一拖在上海證交所成功上市,標志著一拖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作為我國農機制造領域的龍頭企業,實現A+H上市的一拖,將為中原經濟區建設和中西部地區的農業現代化做出更大貢獻”。
他同時表示,“東方紅”這一響亮的品牌,承載著洛陽人的心血和榮耀,此次一拖股份回歸A股,對于進一步發展壯大洛陽市裝備制造業以及洛陽老工業基地的轉型和復興將發揮更大作用。
作為新中國第一臺拖拉機的生產者,一拖全程見證了我國農業現代化的進程。
出席上市儀式的河南省副省長趙建才說:“隨著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的不斷發展,我國農業生產將轉向集約化、規模化、機械化,一拖也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一拖大事記
一拖股份是國內歷史最悠久的拖拉機生產廠商,是中國最大、技術水平最高的專業農用拖拉機、農用柴油機生產、銷售企業。
一拖股份的前身第一拖拉機制造廠,是中國“一五”時期建設的156個國家重點項目之一,是中國拖拉機工業的代表,被譽為“共和國農機企業長子”。
1955年,作為新中國“一五”的重點項目之一,中國一拖舉行開工典禮。
1958年7月20日,新中國第一臺拖拉機在河南洛陽一拖駛下總裝線,開啟了新中國農業“耕地不用牛的”時代。
上世紀80年代中國改革開放前,“東方紅”完成了中國60%以上機耕地的作業,被視為中國農業機械化的代名詞。
1997年,一拖集團控股子公司第一拖拉機在香港聯交所上市,為中國首家境外上市的農業概念股,募集資金超15億港元。
1999年,“東方紅”被評為中國農機行業首個中國馳名商標。
2006年,“東方紅”榮獲行業首個“中國名牌”。
2007年,一拖股份在香港聯交所公開增發H股,進一步擴大產能,鞏固了公司的行業地位。
2010年,“東方紅”動力換擋重型拖拉機成功下線,打破了國際大型農機制造企業動力換擋制造技術的壟斷,結束了中國不能生產動力換擋拖拉機的歷史。
2011年,一拖成功收購法國McCormick工廠,這是中國農機企業海外并購的第一例。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