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展黨員攻關,在打造企業核心競爭力上創先爭優
公司黨委組織各基層黨支部和廣大黨員結合生產過程中的重點、難點和關鍵點,圍繞產品研發、技術創新、質量改進、成本控制、市場營銷、品牌建設等方面先后成立553個“黨員攻關小組”開展攻關活動,為公司產品和營銷服務快步走向全球市場提供堅強保證。
乘創先爭優的東風,公司黨委通過實施黨員攻關活動,推動公司技術進步和管理創新,亮點紛呈。公司研發系統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力量,緊貼市場需求,凝聚智慧奮力攻堅,研制出了擁有自主知識產權,代表行業領先技術水平的E系列挖掘機和適合沙漠等松散工況作業的“沙漠戰車”CLG855N裝載機,成為了公司參與全球競爭的明星產品。國內營銷黨支部面對2011年下半年以來工程機械行業低迷的市場環境,實施營銷變革,積極開拓市場,使得公司裝載機以接近20%的市場占有率位居行業第一位,保證公司在工程機械行業增速持續下滑的形勢下穩步健康發展。歐維姆公司黨員攻關團隊,以集團公司為支撐后盾,創新實施戰略合作伙伴模式,爭取行業競爭制高點,使該公司錨具產品成功進入核電領域,開辟了我國核電站建設應用國產錨具的先河。
實施“雙培”工程,在保障公司發展戰斗力上創先爭優
把優秀員工發展成為黨員,把黨員培養成為生產經營骨干。公司黨委注重在一線工人、技術人員、年輕員工中發展黨員,引導非黨員骨干積極向黨組織靠攏,并通過系統地學習和培訓提升黨員隊伍的戰斗力、執行力和創造力,旨在鍛造一支在建設開放的、國際化的柳工征程上發揮引領作用的黨員隊伍,為柳工國際化戰略實施提供人才支撐。近三年來,公司共有1030多名員工向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將生產經營骨干發展成為黨員共計226人,將黨員培養成為技術能手、營銷標兵、優秀管理人員等共計332人。
為充分發揮先進的榜樣引領作用,公司黨委在創先爭優活動涌現出來的先鋒黨員和優秀黨員中,建立了10個黨員先鋒崗、100個黨員示范崗,帶動廣大職工群眾為企業發展建功立業。繼公司先鋒黨員顏煒應征參加中國南極、北極科學考察之后,黨員陳志兵又踏上了2012年中國南極夏季科考征程,再一次向世界演繹“柳工服務 至誠至極”,生動詮釋柳工社會責任。柳州市勞動模范、公司愛崗敬業星級黨員變速箱廠加工中心班班長鄧春福立足崗位、率先垂范,帶領班組成員扎根基層,專研技術、錘煉技能,以敬業奉獻的團隊精神捧回了“全國工人先鋒號”的殊榮。
在“雙培”工程系統全面推進下,以黨員為骨干、系統科學的人才梯隊,成為了新形勢下推動公司新一輪變革的先鋒力量。面對當前經濟環境下行業競爭對手普遍存在的資金鏈斷裂、利潤大幅下降、人才流失以及應收賬款居高不下的諸多不利情況,公司通過自身變革和快速調整,品牌形象良好,海外市場高速增長,產品線增長動力強勁,現金流量充沛,在應對行業下滑中凸顯成效。
推進海外黨組織建設,在服務公司國際化事業快速拓展中創先爭優
公司黨委根據國際化業務快速發展需要,明確提出“業務拓展到哪里,黨旗就飄揚到那里”。先后在中東、南非、歐洲、亞太、拉美、北美等8個海外子公司建立了黨小組,創新利用網絡平臺組織駐外黨員開展政治理論和經營業務兩項學習活動,提升拓展海外事業的戰斗力,并通過“一對一”結對子培養海外員工加入黨組織。
勇闖天涯的柳工國際化經營隊伍充分發揮海外黨小組的戰斗堡壘作用,奮力開拓國際市場,使得公司的國際化事業一路高歌。2011年,在工程機械市場持續低迷的環境下,公司海外業務取得了銷售收入突破28億元的可喜成績,海外業務收入在整體業務中的占比已經超過15%。截至目前,公司已在全球成立了10家海外營銷子公司,營銷網絡跨越全球五大洲,全系列產品馳騁上百個國家;在印度完成了海外初次建廠,成功收購波蘭HSW公司工程機械事業部并快速實現柳工裝載機、挖掘機的本地化生產,聯手美國康明斯公司合作生產國際領先系列發動機。這一例例柳工人創造的海外傳奇,使公司成為了中國工程機械制造企業“走出去”實施國際化運作的標桿。
經過創先爭優活動的深入開展,公司各項工作取得長足進步,黨員隊伍戰斗力顯著提高,員工隊伍凝聚力進一步增強,品牌形象影響力大幅提升。近年來,依靠創先爭優推動科學發展,保證了公司經營業績以年復合增長率35%的速度跨越發展,海外銷售收入連續六年保持40%以上的快速增長率。2011年,公司喜獲全國文明單位稱號。2012年5月,來自全區直屬企業的120多名領導和代表齊聚柳工,學習我公司黨委在創先爭優活動中實施海外黨組織建設的典型經驗,實地感受我公司在創先爭優活動中取得的斐然成就和創新亮點。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昂揚奮進的柳工人將倍加珍惜今天的榮譽,以“全國創先爭優先進基層黨組織”為新起點、新動力,讓鮮紅的黨旗遍布國際化柳工的每一塊疆土,迎風高高飄揚,一個來自中國的柳工正在向世界展示自己。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