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表示,隨著歐債危機進一步發展升級并趨于惡化,歐盟各國進口需求急劇下降,今年以來我國與歐盟的貿易額嚴重下降,已經成為影響我國出口增速的第一因素,預計今年下半年中國的外貿形勢將更加嚴峻。
數據顯示,中國7月份出口同比僅增1.0%,增幅創今年1月來最低位,進口同比增長4.7%,當月貿易順差收窄至251.47億美元。
“7月份出現外貿增速特別是出口增速的急劇回落,主要原因是當月中國對歐盟的出口大幅度下降所導致。”沈丹陽表示,今年以來中國和歐盟的貿易額嚴重下降,已經成為影響中國出口總體增速的第一因素。
7月份中國和歐盟的進出口總額約為480億美元,同比下降8.9%,其中中國對歐盟的出口293.7億美元,下降16.6%。而同期,中國對歐盟以外的其他地區出口平均增速仍然在5.5%左右。
在沈丹陽看來,對歐盟出口的形勢不樂觀雖在估計之中,但歐債危機進一步發展升級并趨于惡化,以及歐盟各國進口需求急劇下降,則超出了很多專家的預判。歐債危機在導致歐洲經濟陷入衰退的同時,直接使歐洲各國的進口需求急劇減少,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經濟體首當其沖受到影響。
沈丹陽稱,盡管中國出口增速出現大幅下滑,但中國仍然是全球十大貿易體中增速最快的。不過受歐債危機持續升級、全球經濟復蘇乏力等外部因素的影響,預計下半年中國外貿形勢將更加嚴峻,遇到的困難將更加凸顯,工作任務將更加艱巨,要實現全年的工作目標面臨的壓力將更大。
對于下一步的安排,沈丹陽指出,要幫助企業降低出口成本,改善貿易環境。努力培養企業的競爭新優勢,加大市場多元化的拓展力度,力爭實現年初預定的各項工作目標。這些目標不僅僅是數字上的目標,還有很多調結構、轉方式方面的目標。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