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
7月,南通的最高氣溫已近40度。三一挖掘機客戶叢先生接到一項國道修路工程后,就興沖沖地趕了過去。然而,就在施工的第二天,操作手不慎讓鏟斗油缸撞上了農用車,導致液壓油滲漏。因為工期緊,叢先生找到了三一服務工程師李海濤,希望趁著中午工程歇息的空檔完成維修。
中午,烈日炎炎,李海濤準時出現在工地上。這位高高瘦瘦,經常為叢先生做服務,卻很少引起他關注的小伙子,拎著工具,跳上挖機開始工作。天氣炎熱,豆大的汗珠從李海濤的身上滾滾而下。很快,一身工作服就濕透了,緊緊地粘在身上。李海濤專注著手頭的工作。許久,油封的大螺栓仍沒拆下來。“不行就拉到大修廠去拆吧。”叢先生知道,沒有專業工具,這項拆解工作對于李海濤來說,太難了。略一沉思,李海濤想起附近工地還有臺三一挖機在施工。想到這里,李海濤帶著油缸立即趕了過去。
在另一臺三一挖機的協助下,李海濤順利拆下了螺栓。此時,反復被汗濕、蒸干的工作服上,已隱約浮出了一層細細的鹽粒。“休息一下,避開正午的暑氣,咱們吃個飯再干吧。”叢先生在一邊勸說。李海濤堅定地搖了搖頭。“盡快做完你才好開工。”
叢先生的心里涌起一股暖流,拿著工具加入了維修。兩人一直忙到下午兩點,新的油缸終于換了上去。挖機再次投入施工。李海濤的電話響了起來,新的服務任務又來了。“大熱天的,忙了一中午,連口水都沒喝過。”在之后的回訪中,叢先生仍十分感動。
李海濤正在檢修挖機
■鄭州
6月26日中午十二點,烈日當空,服務工程師張清杰趕到了楊延峰的礦山做服務。
面對四十多度的高溫,張清杰毫不猶豫地爬到設備轉臺上,趴著身子,檢查液壓。熱浪不停襲向張清杰,很快,他的工作服就濕透了。檢查結果是要更換主溢流閥。因為楊先生的設備是老式主溢流閥,張清杰帶的是新式主溢流閥,需回公司取配件。“看著他臉上還沒洗掉的油垢,我很是心疼,拉著他,讓他吃完飯再修。”楊延峰說,“但他比我還急,開著服務車,頭也不回地走了。”
一個小時后,張清杰回來了,熟練地安裝好溢流閥后,設備挖掘力恢復正常,可回轉還是無力,剎車不靈。這時的他,像剛從水中撈出來一樣,汗水濕透了工作服,整個臉被曬得通紅,但他仍然堅持維修,一直忙到晚上11點多,解決了全部故障,才停下來休息。
“有這樣的服務兄弟,我放心!”楊延峰很是感慨。
■重慶
6月24日,三一重慶區服務工程師鄭冰,在40度的高溫里,為客戶胡洪軍更換中央回轉接頭油封。油污滴下來,流進了嘴里,淋臟了全身,但鄭冰始終堅持著,圓滿完成巡檢服務任務。(呂珍)
液壓油滴在身上,鄭冰渾然不覺
■徐州
陽光暴曬的正午,三一服務工程師薛龍振接到了客戶的緊急求救電話。原來客戶在垃圾處理廠清理垃圾時,設備陷入深達幾米的泥沼,正不斷往下沉。薛龍振火速趕往現場,一邊安排調運吊車,一邊施救挖機。
近四十度的高溫下,垃圾處理廠的環境十分惡劣。挖機陷在泥沼的中央,廢水已經淹到駕駛室了。薛龍振脫掉鞋子,正準備往下跳。客戶一把拉住了他。“等一下,我去找條水褲過來,不然皮膚會過敏的。”薛龍振擺了擺手。“來不及了,萬一電器件報廢就危險了。”說完,他一步步向挖機靠近,爭分奪秒地將電氣元件拆下了,帶回岸上。吊車趕來時,挖機只剩下大臂露在水面了。薛龍振沉著地指揮吊車,將挖機成功救出泥沼。
“這水有腐蝕性,不及時處理,有些元件會損壞的。”薛龍振又馬不停蹄地投入檢修。烈日下,薛龍振身上的泥水早已干燥剝落,汗水在他的臉上沖出一條條泥溝。一旁的客戶被薛龍振的敬業深深打動。“除了感激,我都不知道能說什么。”最終,在薛龍振的努力下,客戶的挖機完好無損,很快恢復了施工。
埋頭工作的薛龍振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