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純新董事長在2011年知識產權周大會上說過:實施知識產權戰略基礎在于自主創造,只有將創新技術轉化為知識產權,才能有效轉化為公司的核心競爭力,才能保護我們的創新成果,才能保證公司在國際化競爭中健康發展。
中聯重科實施知識產權戰略以來,以“質量為重,數量并舉”為指導方針,全力打造一支知識產權專業隊伍,突出專利保護、運用和管理的能力;快速提高專利擁有量,并嚴格保證專利質量,在每個技術領域形成核心專利、重要專利、外圍專利多層防護,在公司發展過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人才為本。通過內部培養與外部引進,建立了一支精干的中聯重科知識產權專業團隊,覆蓋公司總部及各個經營單元,其中,30%成員具有研究生學歷、30%成員具有專利代理人執業資格、50%成員具有產品設計開發經驗、100%以上成員具有英語6級以上水平。
厚積薄發。依托于公司強大的創新能力和多年知識產權強化能力建設,從2011年開始,中聯重科知識產權工作呈現爆發式增長態勢。其中,2011年專利申請量1618件,同比2010年增長十倍,專利申請量增長率躍居行業第一。 與此同時,國際專利布局力度增強,2011年國際專利申請量達230件,位列全國第五,并已經覆蓋美國、德國、歐洲、印度、日本、意大利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
質量為重。分別從提案技術質量、專利申請文件的撰寫質量、專利布局質量和專利技術產業化質量四個方面,全方位嚴把質量關。基于此,公司發明專利占比始終保持在30%以上,發明專利授權比例保持在80%以上,80%以上的專利技術實現產業化。
重中有重。一年多來,針對公司重大、重點計劃項目全力進行專利挖掘與策略性布局,例如,針對80米碳纖維長臂架混凝土泵車,構建數量高達120多件專利的階梯式專利保護網;針對超大噸位履帶式起重機,以動力單元控制技術為核心,并從液壓系統、冷卻系統、動力布置等方面申請100余件專利,形成立體式專利網保護。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