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筆壓垮造船業的訂單悲劇
7億美元訂單惹爭議
大風起于青萍之末。也許張志熔怎么也想不到,熔盛重工一筆令其極為得意的訂單,最終將整個造船業付之一炬。
2011年12月8日,熔盛重工宣布,接到10艘“蘇伊士油輪”的訂單,2013年至2014年間交付,除此之外買方還可以選擇再訂10艘同型油輪。訂單總價高達約7.25億美元。
樂觀的人認為,這一訂單表明,中國國有航運企業準備下巨額訂單訂購新油輪,另外還可能訂購運輸鐵礦石等干散貨大宗商品的貨輪。而悲觀或者冷靜的人來看,這些船只的交付只會讓艱難的市場環境更加惡化。
中國造船廠的迅猛擴張,使得市場上出現了大批低技術含量的船舶供應,令運價保持在較低水平,也令全球船東的嚴冬延長。事實上2011年中國造船業新訂單已經大減了52%,而熔盛重工的這筆新單徹底讓市場憤怒了。
飲鴆止渴 行業全面陷入危機
這一訂單好似壓倒造船業的最后一根稻草,甚至有評論指斥稱此訂單“完全是不負責任和毫無必要的”。很簡單,在產能過剩的情況下,再接這么大的訂單,無異于飲鴆止渴。
根據野村證券的研究,全球而言,今年新船訂單下滑近五分之三。利潤率顯然承受著壓力。巴克萊表示,新造集裝箱船舶(中國船廠的特長)的價格在過去一年已下降15%,而二手船買價跌幅三倍于此。
危機已經開始顯現,中國數百家中小型造船廠在國外訂單萎縮與國內銀行大幅減少信貸的雙重夾擊下,徘徊在破產邊緣。據媒體報道,全球最大的中小型干船塢制造基地浙江省,大約80%的造船廠或者已經停產,或者僅以一半產能運轉。而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總經理譚作鈞曾表示,國內50%的造船廠將在未來兩到三年內破產。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