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金融時報》26日發表題為《奧巴馬應該祈禱中國超過美國》的文章,作者為約翰·奧瑟斯。文章稱,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按當前的發展趨勢,中國將在2017年取代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沒有人對此說法表示質疑。但批評人士認為,不要拿這件事去控訴美國在奧巴馬總統及其前任們執政時期執行的經濟政策。中國的人口是美國的四倍。按平價來說,美國人的平均富裕程度仍是中國的四倍。
文章指出,實際上,美國企業和美國經濟都急需中國經濟保持增長。
當中國在經濟領域超過美國時,奧巴馬不必尷尬。但他會因任何表明中國可能超不過美國的細微跡象而夜不能寐。
照此看,中國而今在給白宮制造很多不眠之夜。匯豐銀行最新公布的中國采購經理人指數預測值為47.8,創下九個月的新低。
文章稱,西方分析人士對中國官方數據感到不安是出了名的。但商品價格多多少少能反映實情。鐵礦石價格——幾乎單靠中國的需求來推動——今年4月以來已下降三分之一。銅價也在下跌。
股市也發出了危險信號。中國國內股市而今最為人們關注。上證綜指本周跌至2009年3月以來的最低水平。與2007年時的最高市值相比,上證綜指下跌了66%。去年初以來,上證綜指市值比標準普爾500種股票指數差了32%。
誠然,上海股市在2007年出現典型的投機性泡沫。上海股市暴跌走的正是投機性泡沫破裂后股市下跌的模式。但不論怎么說,股市上漲與經濟增長這兩者之間并沒有什么緊密聯系,至少根據歷年的情況看是這樣。
文章指出,根據受中國經濟影響度來分析西方國家股市時,問題就變得非常明顯了。德意志銀行把大把歐洲股票放入多個籃子里,根據股票最受哪個國家影響進行劃分。這些籃子表明,2010年底以來,受中國影響的企業在股票市值上比受美國影響的企業少40%。出現這種局面的主要推動因素是采礦企業。采礦企業無法阻止投資者的恐慌。投資者擔心,中國在努力實現從投資項目到消費的增長轉型。
采礦企業的股票價格看來完全會壓低現已處于低位的原料的價格,實際上似乎也在預示著原料的遠期價格。
但這并不只是采礦企業的問題。其他行業的高管告訴投資者的情況從根本上表明,他們也對決定對華投資的后果感到擔憂。加之在歐洲和美國還存在諸多政治風險,這導致許多決策都被推遲了。
文章稱,高盛公司每季度會發表一份“米色皮書”,書中收集了高管在投資者通報會上的言論。最新一期的一個最明顯的主題是,高管們對全球經濟增長——這主要是由中國貢獻的——感到擔憂。比如說,機械制造商卡特彼勒公司表示,該公司正在降低在華產量,并有意繼續削減產量。
對高管中的樂觀主義者來說,他們最大的希望——至少高盛公司這么看——就是,中國可以實現反彈并成功進行經濟增長轉型。比如說,聯合技術公司就狂熱地表示,未來15年需求量有可能增加。IBM也報告說,計算機銷量大幅增長。
文章認為,對美國來講,結論是明擺著的。每個人都要祈禱,愿中國真能按計劃超過美國。那有助于讓美國人變得更富足。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