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邀請,德國總理默克爾將于30日至31日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此訪正值中德建交40周年,溫家寶與默克爾將共同主持第二輪中德政府磋商。
這是默克爾就任總理以來第六次訪華,今年第二次訪華。分析人士認為,如何應對歐債危機仍是默克爾此訪的焦點問題,深入推進經貿合作、積極探索在新能源、綠色經濟等領域的合作是第二輪中德政府磋商的重點。
近年來,中德關系取得平穩、快速、健康發展。2010年默克爾訪華時,雙方正式將兩國關系提升為戰略伙伴關系。2011年溫家寶訪問德國時,雙方舉行首輪中德政府磋商,就多領域合作達成重要成果。德國連續30余年保持中國在歐洲最大貿易伙伴的地位,是歐洲對華技術轉讓最多的國家,中國是德國的第四大出口市場和第三大進口來源地。
中國前駐德國大使梅兆榮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政府磋商是兩國合作的重要形式,德國是與中國進行政府磋商的首個西方大國,中國則是德國在歐洲以外進行磋商的首個亞洲國家,這反應出雙邊關系的重要性。
默克爾此次訪華陣容龐大,隨行的9名部長和國務秘書中包括外交部長韋斯特韋勒、財政部長朔伊布勒、經濟部長勒斯勒爾、環境部長阿爾特邁爾等重量級人物,還有包括西門子公司總裁、大眾公司總裁、歐洲宇航防務集團高管等在內的工商界人士。梅兆榮說,龐大的訪華陣容說明本輪政府磋商的規模不會比首輪小,除了就敘利亞問題、伊朗核問題等國際熱點交換意見外,預計將在經貿領域達成一系列具有前瞻性的協議。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歐洲所所長馮仲平說,歐債危機仍是默克爾此訪的焦點議題。當然危機仍在持續,一些國家希望中方能夠繼續購買歐元區國債,但中國經濟目前面臨增長放緩、出口乏力的問題,要求中國全力救助歐洲并不現實。預計中方將在此問題上繼續闡明支持歐洲克服困難的立場,但中國購買某個歐元區國家國債的可能性會非常低。
推動經貿關系持續深入發展是第二輪中德政府磋商的重要內容。馮仲平分析,雖然雙邊貿易額已達到一定規模,約占中歐貿易額的三分之一,但相較兩國經濟規模和市場需求,仍有很大的增長潛力。今年以來中國對德國出口下降,德國對華投資也在下降,這是歐債危機的現實反應。除此之外,中國對德投資比重增長較慢,目前中國對德投資額只相當于德國對華投資的10%。這些問題也需要兩國高層通過磋商拿出應對之策。
馮仲平說,除機電產品、汽車、化工、運輸設備、光學鐘表醫療設備等傳統領域合作外,中德需要積極探索在新能源、節能環保和綠色經濟等領域的合作,這是未來一段時間兩國合作的重點,也料將是此次磋商的重點內容。
盡管中德經貿關系勢頭良好,總體上有較強互補性,但兩國企業在一些領域的競爭已經開始。梅兆榮舉例說,包括德國企業在內的歐盟企業7月向歐盟委員會提起對中國太陽能電池的反傾銷調查申請,這說明中德同樣需要妥處分歧。默克爾訪華期間,雙方或將就光伏產業分歧尋找對策,如可以圍繞新能源可持續發展制定一些政策,為企業提供良好的合作環境。從長遠看,貿易保護主義行為不僅對中方不利,對歐方、德方也不利。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