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部門工程招投標進入地方公共資源交易市場有了計劃表:鐵路工程6月底前全部進入,交通運輸工程分兩個層次進入,大中型水利工程明年1月進入。
專家認為,工程招投標權的下放,將減少我國工程招標中的關聯交易和暗箱操作,進一步實現公開化、透明化。
全國公共資源交易市場建設工作推進會6月4日—5日在江西南昌召開。會上,鐵道部、交通運輸部、水利部等部門相關領導,介紹了備受關注的工程建設項目招投標納入地方公共資源交易市場的改革情況。
會上還透露,我國將在重點行業、重點領域加快推行電子招投標,充分發揮電子招投標在建立健全信用懲戒機制、防止暗箱操作、有效查處違法行為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切實規范招投標行為。
專家認為,工程招投標權的下放,將減少我國工程招標中的關聯交易和暗箱操作,進一步實現公開化、透明化。
撤銷鐵路系統自辦的所有工程招投標交易市場,鐵路工程招投標打破一個系統、一手操辦的局面
日前,鐵道部黨組決定,改革鐵路工程招投標管理體制,撤銷鐵路系統自辦的所有工程招投標交易市場,把鐵路工程招投標全部推入地方公共資源交易市場,從制度層面打破一個系統、一手操辦、不公開不透明的局面,消除人為干預的基本條件。
會上,鐵道部部長盛光祖介紹,首先進入的是鐵道部管理的大中型項目,分“兩步走”,2011年9月,需要隔夜評標的進入北京市工程交易中心隔夜評標區評標,2011年12月,全部項目進入北京市工程交易中心招標。其次是鐵路局管理的項目進入當地公共資源交易市場,分“三步走”。一是地方公共交易市場完全具備條件的一次性進入,有6個鐵路局;二是具備當天評標條件但不具備隔夜評標條件的,當天的評標項目進入當地市場,需要隔夜評標的先進入異地具備條件的場所,有9個鐵路局;三是當地尚不具備條件的先進入異地具備條件的市場,有3個鐵路局,待這些地方的交易市場具備條件后,取消過渡措施,返回當地。
盛光祖說,目前,第一批8個鐵路局(包括進入異地的2個鐵路局)已正式進入地方交易市場招標,6月底前,其他10個鐵路局(包括進入異地的1個鐵路局)進入地方交易市場招標。據統計,鐵路大中型項目中已有21個進入北京市工程交易中心招標,交易金額26.5億元。
據介紹,鐵道部還從改進鐵路評標專家管理、強化鐵路工程招投標監督、強化工程建設領域投訴舉報的查處、加大信息公開力度等方面加強了進入地方交易市場后的監管。鐵路部門將鐵路專業評標專家由3000人增至近4000人,并移交地方交易中心使用,隨機抽取,電腦語音通知,隔斷鐵路業主與專家的接觸。鐵路工程中的通用專業從地方專家庫中抽取,同時減少鐵路業主評標專家數量,限定在1至2人,并不能超過總人數的1/4。
去年全國494個在建高速公路項目中,已有149個進入了地方公共資源交易市場或招投標市場
中紀委駐交通運輸部紀檢組組長李建波在會上介紹說,交通運輸部對交通運輸工程建設項目進場交易情況和部分省份、省會城市的公共資源交易市場建設規范情況進行了摸底和調研。據統計,2011年全國494個在建高速公路項目中,已經有149個進入了地方公共資源交易市場或招投標市場,涉及金額共約7940億元;吉林、上海等12個省份的在建公路項目按照地方政府的要求,進入了本地區公共資源交易市場或招投標市場。
李建波說,按照交通運輸工程建設項目建設資金來源和建設主體的不同,將項目分為兩個層次進入公共資源交易市場集中交易:一是使用財政性資金,并由部署單位實施的項目,按照屬地或授權原則,全部納入公共資源交易市場招投標;二是由地方交通運輸部門負責實施的項目,原則上進入所在地區公共資源交易市場招投標,具體進場時間和方式,以地方政府的要求為準。
大中型水利工程招投標,明年1月1日起進入公共資源交易市場
根據水利部的最新規定,政府投資和使用國有資金、依法必須招標的、大中型或總投資3000萬元以上的水利工程,將于明年1月1日起全部進入公共資源交易市場招投標,其他必須招標的水利工程于明年7月1日全部進入公共資源交易市場招投標。
水利部副部長矯勇在會上介紹說,水利部于今年5月2日印發了《關于推進水利工程建設項目招標投標進入公共資源交易市場的指導意見》,明確規定水利工程招標投標全部按照屬地管理和權限管理原則進入地方公共資源交易市場。中央水利工程招標投標進入工程所在地設區的市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組建的公共資源交易市場;地方水利工程招標投標由省級水行政主管部門根據當地實際情況確定進場要求。
據統計,全國目前已有14個省(區、市)的水利工程招標投標全部進入了公共資源交易市場或其他有形市場,其他省(區、市)部分地區的水利工程招標投標進入了公共資源交易市場或其他有形市場。全國地級市中,水利工程招標投標全部進入公共資源交易市場或其他有形市場的已超過50%。
下放招投標可減暗箱操作 獨立監督是關鍵
招投標權下放可減少暗箱操作,但還很難從根本上杜絕指定供應商等違法違規行為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范圍副教授認為,將工程建設項目招投標納入地方公共資源交易市場,可以相對有效地杜絕過去的行政干預,使采購部門的自由裁量權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可減少腐敗和暗箱操作的空間。
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理事、北京遼海律師事務所主任谷遼海認為,招投標的公開化,還可以更好地引入競爭,為民營資本進入部分行業提供機會。以鐵路系統為例,以往鐵道部集采購、運營、監管于一身,地方企業在與鐵路工程企業同臺競標時,勝出機會較小。改革后將為地方企業、民營企業等參與鐵路市場提供更公平的機會。
谷遼海表示,新規還很難從根本上杜絕指定供應商等違法違規行為。從法律上講,相關部門與交易市場之間構成的是委托代理關系,那么交易市場必須按照委托人的意志行事,招投標必須符合相關部門指定的技術標準等。“相關部門既是采購人,又是監督部門的角色很難根本改變。”谷遼海說。
范圍說:“招投標的公平性不僅取決于招投標的場所或機構,而且還取決于招投標程序的規范性、監察的嚴格性和責任追究的嚴厲性。”谷遼海也認為,要完善目前的政府采購與招投標制度,關鍵是要建立統一的監督部門,建立起獨立的第三方監督。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