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1日發布數據,8月份中國制造業PMI為49.2%,比上月下降0.9個百分點,這是該指數自去年11月以來再度跌破50%榮枯線。
PMI是國際上通用的監測宏觀經濟走勢的先行性指數之一,具有較強的預測、預警作用,PMI高于50%時反映制造業經濟擴張,低于50%反映制造業經濟收縮。
在此之前,制造業PMI已連續三月走低,不過,降幅呈現逐月縮小趨勢,此番跌破50%,跌幅再度擴大并達到0.9個百分點。去年11月份,PMI也曾跌破50%報49%,不過,隨后的12月PMI就重新回到50%上方。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立群分析指出,PMI指數繼續下降而且降幅加大,且降到50%以下,反映制造業處于收縮狀態;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副會長蔡進也表示,數據表明當前經濟仍在下行過程中,他同時認為,結合主要分項指數變化來看,當前經濟在下行中逐漸筑底。
從11個分項指數來看,除生產指數略高于50%,其余指數或位于50%或在50%以下。具體來看,新訂單指數下降0.3個百分點報48.7%;生產指數下降0.9個百分點報50.9%;新出口訂單指數為46.6%,同上月持平;進口指數為47%,比上月上升2個百分點;采購量指數比上月上升2個百分點報48.8%;購進價格指數回升顯著,報46.1%,比上月上升5.1個百分點。
分行業來看,石油加工及煉焦業、食品及酒飲料精制茶制造業、煙草制品業等9個行業高于50%;電氣機械器材制造業、非金屬礦物制品業、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等12個行業低于50%。分區域來看,西部略高于50%;東、中、東北部地區均低于50%。從企業規模來看,大、中、小微型企業均低于50%。
張立群分析說,分項數據表明企業持有訂單水平趨穩,對價格上漲的預期開始醞釀,壓縮庫存、控制開工率的活動接近尾聲。從市場需求看,“穩增長”政策效果不斷顯現,市場需求支持的企業訂單增長將呈現走穩態勢。受其影響,企業長達半年多的去庫存活動預計將結束,制造業總體生產水平預計將平穩恢復,經濟增速回調態勢有望結束。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