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和信息化部與中國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將于今日聯合發布的《2012年中國工業經濟運行上半年報告》稱,中國制造業產值已居世界第一,潛在增長率下降是大勢所趨。
該報告指出,中國2010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達到15.7%,2011年增速達到13.9%,預計2012年增速在10%左右。這比年初的預計大約低一個百分點。
報告分析稱,中國已有220種工業品產量居世界第一,但外需萎縮、內需不足,以及產能過剩等結構性問題正困擾著制造業的發展。不過,報告認為,自去年下半年開始的工業生產下滑,目前已經出現“緩中趨穩”跡象。
該報告還警告稱,中國多數工業品在國際市場占有較大份額,但在外需萎縮沖擊下,多個行業出現產能過剩,連新興產業也未能幸免。
根據該報告提供的數據,中國鋼鐵行業產能過剩超過1.6億噸,水泥產能過剩超過3億噸,鋁冶煉行業產能利用率僅為65%左右。而氮肥、電石、氯堿、甲醇、塑料等化工產品,銅冶煉、鉛鋅冶煉等有色行業,由于前些年投資增長過快,現在面臨過剩風險。多晶硅、風電設備、新材料等新興產業也已經出現產能過剩傾向。
報告強調,如果不及時加以引導和抑制,這些潛在的產能過剩可能形成現實的、較長周期、大規模的嚴重產能過剩。事實上,目前,產能過剩對傳統行業的沖擊已經顯現。譬如在鋼鐵業,據中鋼協統計,1月~7月,會員鋼鐵企業盈虧相抵實現利潤僅有7億元,虧損面高達33.8%。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