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27日,在奇瑞重工開封農裝有限公司,由奇瑞重工自主研發的中國首臺無人駕駛拖拉機正在進行精準噴藥作業演示。
在安徽蕪湖三山工業園,占地5600余畝的奇瑞重工蕪湖制造基地正在緊張施工,這個基地未來主要承擔著農業裝備業務4行以上自走式玉米機、125大馬力拖拉機和橋式拖拉機的生產制造職能,具備沖壓、焊接、涂裝、總裝一體化生產制造能力。
奇瑞重工作為機械裝備制造業的新軍,在成立之初就確定“三步走”的發展戰略:到2015年,將奇瑞重工打造成為國內知名的機械裝備制造企業;到2020年,將奇瑞重工打造成為國際知名的機械裝備制造企業;未來,將奇瑞重工打造成為世界級機械裝備主流品牌!
作為機械裝備行業的新生力量,奇瑞重工如此雄心勃勃,底氣何來?答案是:自主創新。作為機械裝備行業的新興力量,奇瑞重工在成立之初,就把自主創新作為企業之本,不斷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
夯實平臺
打造核心競爭力
引導科研機構、高等院校的科研力量為企業研發中心服務,可以更好地實現產學研有機結合,提高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水平。
據介紹,奇瑞重工從創業伊始就十分重視結合國家技術創新體系,圍繞企業發展戰略進行開放合作,建立起“以企業為主體、以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緊密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搭建起“產學研用”相結合的技術創新平臺,走出了一條產學研結合的特色之路。
2011年10月,奇瑞重工與國家農業智能裝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攜手組建“精準農業和裝備技術戰略聯盟”,推動中國農業裝備從機械化向信息化和智能化升級;2011年11月,該公司又與中國科技大學等國內一流大學建立了 “產學研”合作聯盟,重點圍繞發展過程中的重大技術攻關與管理創新,打造出一個助力企業發展的多功能綜合型開放式創新合作平臺。
2012年5月8日,“雜交水稻之父”、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正式受聘成為奇瑞重工的特別顧問。袁院士表示,他非常愿意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推動水稻育秧、栽培和種植方式的改進,形成農藝農機相適應的技術體系,確保農民朋友豐產又豐收。
同時,奇瑞重工還高度重視整合創新,明確提出了:“要將一切有利于農業機械科技創新、技術進步的力量整合起來,為我所用。 ”
在安徽省委、省政府的關心和支持下,總占地面積4萬平方米、總投資5億元人民幣的“安徽省農業機械成套裝備工程研究中心”2012年10月即將建成,建成后的研究中心將成為國內最大的水田農業機械設備試制試驗中心,并為奇瑞水田農業機械產品整機和零部件性能和可靠性試驗、檢測提供強有力的保證。
加大科研投入
研發全球領先裝備
自主創新的核心是自主研發,核心技術自主研發,核心部件自主研制,用以打造高品質的產品。據介紹,把主體研發能力,試制試驗能力建成有全球競爭力的研發平臺,是奇瑞重工一直追求的。
作為奇瑞控股集團旗下重要的產業之一,奇瑞重工繼承了奇瑞集團的優良傳統,“再難不省研發”。據了解,該公司每年研發投入占全部收入的15%,在機械裝備制造行業屬于較高水平。作為行業新軍,需要投資的地方很多,但奇瑞重工卻能夠一直堅持把研發投入放在首位,在成立之初,就借助奇瑞集團平臺在意大利、日本設立了研發中心,目的就是為了“掌握全球先進技術,為我所用”。
進入2012年,奇瑞重工在農業裝備領域內屢創奇跡。目前,該公司已形成拖拉機、收獲機械、谷物烘干機、農機具等12大平臺、280種產品資源。在拖拉機領域,奇瑞重工開發的大馬力橋式拖拉機,已經申報國家專利十一項,在多項領域填補了我國空白;同時,奇瑞重工在20-40噸的數字化高端烘干機等技術領域也取得了重大突破;在玉米收獲機領域,奇瑞重工兩行到八行及不對行的高性能玉米機,能夠滿足不同區域不同用戶的差異化需求。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