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毅夫說,07年金融危機之后中國政府4萬億的大規模投資幫助中國擺脫了危機,房地產可能是這一計劃的副作用,但它是源于貨幣政策的寬松,如果完全依賴于財政支出而非信貸的話投資的經濟效果可能會更好。
在今天(11日)上午舉行的2012夏季達沃斯論壇一對一會議上,世界銀行原首席經濟學家、高級副總裁林毅夫表示,擺脫世界經濟危機有賴于基礎設施的大規模投入,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的投入。他認為“馬歇爾計劃”的實施將刺激需求,有利于創造收入,保持就業,為高增長奠定基礎。而消費在刺激需求方面則是缺乏可持續性的。
林毅夫說,07年金融危機之后中國政府4萬億的大規模投資幫助中國擺脫了危機,房地產可能是這一計劃的副作用,但它是源于貨幣政策的寬松,如果完全依賴于財政支出而非信貸的話投資的經濟效果可能會更好。對于近期政府審批的60個、1.5萬億的新的投資項目,林毅夫同樣強調資金來源要依賴財政支出,以避免計劃可能的副作用。
林毅夫還說,基礎設施投資的效果要一段時間之后才能看出來,比如1998年東南亞金融危機后,中國政策對于高速公路也進行大規模投資,當時飽受質疑,但是現在高速公路早已經是擁擠不堪了。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