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4月8日,胡錦濤總書記來到濰柴集團,詳細了解生產經營特別是技術創新情況。七年后的今天,濰柴人可以自豪地說:沒有辜負總書記的期望,在世界發動機領域,濰柴占有了一席之地,而且正朝著世界五百強的目標穩步邁進。
【背景回放】2005年4月8日,胡錦濤總書記來到濰柴集團,詳細了解生產經營特別是技術創新情況。他指出,要抓住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加快科技進步這個關鍵環節,促進先進技術引進和消化、吸收、創新相結合,在高端領域爭取一席之地,把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民族品牌推向國際市場。
2009年10月17日,胡錦濤來到東岳集團,饒有興致地看生產、話發展,希望企業牢牢把握寶貴發展機遇,瞄準世界產業技術前沿開展科研攻關,不斷突破更多核心關鍵技術,努力搶占未來發展的制高點。
自主研發彰顯強勁“民族動力”
今年5月8日,濰柴動力宣布了一條振奮人心的消息,中國首款自主開發的高壓共軌電控系統(ECU)正式批量投放市場。這意味著,國外企業在此領域的壟斷被一舉打破。
“蘋果手機的組裝成本只有800元,而上市后卻能賣到四五千元,這就是核心軟件的價值。而ECU就相當于發動機的大腦,有沒有自己的ECU,代表著一個企業有沒有長遠的核心競爭力。”濰柴技術中心主任助理尹慧瓊給記者算了筆經濟賬,年產一百萬臺配備國產ECU的發動機,就可以為國家節約兩億元的技術進口費。
“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創新是企業謀求發展的唯一出路。回顧濰柴從十幾年前瀕臨破產到今天成為千億級企業的歷程,每一步都是創新驅動的結果。”在濰柴的領軍人物、董事長譚旭光的眼里,研發投入沒有上限,只要有需要就要有投入。正是秉持這一理念,濰柴打破了諸多國外壟斷的神話,讓中國內燃機行業具備了與世界先進水平同步的能力。
七年前的4月8日,胡錦濤總書記親臨濰柴,在詳細了解生產經營特別是技術創新情況后,他擲地有聲地說:“你們提出了‘民族動力、國際濰柴’的發展理念,就是要在世界上樹立這樣的雄心壯志。在世界發動機領域,濰柴要爭取一席之地,我們應該有這個信心。”
總書記的殷切期望,成為濰柴人打造國際化新濰柴的強大動力。這七年,濰柴成為中國裝備制造業轉方式、調結構的先行者,產品廣泛應用于國民經濟的各個領域,成為我國發動機行業全系列、全領域最大的提供商,其中10升以上發動機產銷量位居全球第一位。濰柴率先推出商用車動力總成產品后,我國商用車研發效率提升了三分之一。
這七年,濰柴成為中國內燃機行業由規模優勢向技術優勢轉型的引領者。堅持創新驅動,倡導綠色動力、節能減排理念,在國內率先研發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藍擎”國Ⅲ、國Ⅳ、國Ⅴ排放柴油機,各項經濟指標均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在行業內首家設立發動機再制造公司,走出了一條循環經濟發展之路。
這七年,濰柴成為行業“鏈合創新”發展的倡導者。與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科研院所成立研發共同體,主持和參與國家科技攻關項目和國家標準制定,建立“國家商用汽車動力系統總成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發起設立“商用汽車與工程機械新能源動力系統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推動了中國內燃機行業和相關上下游產業的技術進步。
七年后的今天,濰柴人可以自豪地說:沒有辜負總書記的期望,在世界發動機領域,濰柴占有了一席之地,而且正朝著世界五百強的目標穩步邁進。
“爭氣膜”薄如蟬翼卻重如泰山
我國是當今世界氯堿產能第一大國,但這相當長時間里并不能掩蓋中國氯堿人的一塊心病:全氟離子膜被公認為現代化工氯堿產業的“心臟”,而中國氯堿裝置安裝的只能是美國、日本的“洋心臟”。
核心技術受制于人的結果不難預料。一張離子膜,厚度薄如蟬翼,分量卻重如泰山。
直到2010年6月30日,100%國產化的全氟離子膜在東岳集團萬噸級氯堿裝置上一次通電成功,中國氯堿行業才有了自己的“中國心”!完成這一科技壯舉的東岳集團,是桓臺一家最初僅靠兩臺小轉爐起家企業,如今卻足以彪炳中國化工業史冊。
新材料、新能源一直是黨和國家領導人關注的行業。對每一個東岳人來說,胡錦濤總書記在2009年10月來企業視察時的囑托言猶在耳:“希望大家繼續努力,你們不僅要在這個領域占有一席之地,還要努力走在世界的前列。”
東岳人攻堅克難,用實際行動向總書記交上一張漂亮的成績單。歷經八年科研鏖戰,在我國新材料、新能源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陣地上,東岳人終于插上了一面五星紅旗。這標志著我國成為全球第三個擁有氯堿離子膜核心技術和生產能力的國家,離子膜成了名副其實的“爭氣膜”。
八年里,東岳離子膜項目研發團隊從基礎理論研究開始,先后解決了科學、技術、裝備和工程等一系列難題,攻克了全氟離子膜項目核心技術,在原料、中間體、功能單體、聚合物、功能膜、測試方法、工程技術、裝備技術等方面獲得授權發明專利140余項。
“全氟離子膜成功研發的頭功,應該記在董事長張建宏的頭上。”東岳集團研究院首席科學家張永明動情地說,“東岳能夠干成這件事,首先是在科研上舍得投入,集團每年都將銷售收入的10%用于研發。從這個項目立項之日起,張總就從未放棄,堅信我和我的科研團隊能夠啃下這塊硬骨頭。”
隨著東岳全氟離子膜產業化的完成,其進口價格從每平方米800美元降到450美元以下。來自美國、日本的世界500強企業也主動到東岳參觀考察、尋求技術合作。
今年6月29日,東岳集團在創建25周年慶祝大會上,向世人宣告了他們的雄心壯志:打造全球功能膜材料基地,建設千億級氟硅產業園區,爭創世界級品牌公司。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