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前,中聯重科與印度最大的工程起重機制造商ELECTROMECH公司(簡稱EM公司)在長沙簽署合資建廠協議,為印度本土市場研制和生產塔式起重機。據記者了解,這是中聯重科繼并購意大利CIFA之后,開辟的第二個海外重要基地。與借由并購CIFA一躍全球混凝土機械最大供應商不同的是,在踏上印度之前,中聯重科已是全球最大塔式起重機制造商。
一批批融匯了中國智慧的工程機械西行印度,在這個文明古國邁向現代文明的建設中扮演重要角色,其中以長沙制造表現最為搶眼,此前三一重工已經先行一步。長沙制造西行是否水土相服?機會如何?近日,記者踏訪印度,在自比為“中國上海”的第二大城市孟買及新興工業城市普納,尋找答案。
A
印度端出五年1萬億美元“蛋糕”
在中國百姓印象中,印度最具辨識度的似乎是歌舞、瑜伽,以及傳說中的世界信息技術之都班加羅爾。其實,印度的制造業也有世界級的,譬如塔塔公司。但在工程機械行業,印度還在等待一個“奇跡”。
“我相信合資企業一定能成為行業的佼佼者。”印度EM公司執行董事默罕戴爾在達成與中聯重科合資辦廠心愿后,自信地表示。記者在采訪中獲悉,激勵他遠赴中國搬請外援創造“奇跡”的,是印度政府一項有關未來五年內將投入1萬億美元用于基礎設施建設的計劃。
在印度新興工業城市普納,由默罕戴爾管理的EM公司是印度最大的工程起重機制造商。但在他看來,與中聯重科比較,卻是“小巫”見“大巫”。記者在位于普納的EM公司生產基地看到,由于合資公司協議剛剛簽約,新廠房尚未建成,默罕戴爾將EM公司現在廠房辟出一個很大的區域擺放中聯重科塔機等產品,他的生產經理助理阿米·羅伊一有時間,就會去中聯重科產品區找感覺,琢磨那些看上去非常精湛的工藝是如何做出來的。阿米·羅伊告訴記者,這些中國產品工藝很完美,他期待盡快學會這些技術,以便將來在合資公司組織生產出同樣精湛的產品。
B
印度機械化程度偏低給了中聯機會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默罕戴爾的信心與計劃,源于印度對于國內與基礎設施建設相關行業市場“井噴”的預期。在位于孟買的許多建筑工地,并行著人工搬運和機械作業兩種方式,近兩年該國塔機市場需要迅速增長的現實,卻讓他感受到印度建筑市場正在由人力為主向機械化作業轉變。然而,由于機械化程度偏低等歷史原因,該國塔機行業目前缺少可挑大梁的企業。
“目前印度國內僅有3家塔式起重機制造商,規模都不大,EM與中聯重科組建的合資公司,是目前最具競爭力的一家”,合資項目負責人、中聯重科副總裁兼海外公司總經理何文進告訴記者,“印度合資公司由中聯重科投資控股70%、EM公司占股30%,它是中聯重科投資印度計劃的第一步。”
據記者了解,在印度,國外企業與當地企業成立合資公司,印方公司對股權的要求一般都是高于50%,中聯重科以70%的股權進入,這在印度是一個不多見的“妥協”,也足見EM公司對于中聯重科加盟志在必得。
C
金磚國家將成長沙制造海外主力市場
中聯重科不是中國制造在印度市場的獨角戲。據記者了解,在中聯重科投資印度計劃醞釀的三年時間里,已有三一重工和柳工先行落子印度,并在普納、印多爾落下腳跟。
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工程機械行業利潤總額同比下降19.85%。在國內市場出現下滑大背景下,中國工程機械的海外之旅顯然是在尋找新的“奶酪”,來自印度等新興市場的機會尤其引人關注。以塔機為例,據專家預測,未來十年,印度塔式起重機市場預計將保持21%以上的年均增長率。
有數據顯示,至2011年底,印度市場塔式起重機銷售中,超過70%的產品從國外進口,其中約50%產品來自中國,中聯重科所占份額為12.3%,其中,履帶起重機出口至印度的數量在中國企業中位列第一,汽車吊出口數量位列第二。
根據中聯重科海外拓展計劃,公司規劃的目標是海外銷售額將由占總額的8%提高到30%,增量將主要來自巴西、印度等“金磚”國家,以及非洲、亞洲和南美洲等新興市場。
印度市場將有望為包括中聯重科在內的中國工程機械帶來第二波持續壯大的行情。中聯重科董事長詹純新表示,中聯重科有能力把握機遇。他認為,多年國際化資本運作能力,可為公司全球產業鏈構建提供充足的資金保障。在穩步推進海外并購的同時,中聯重科將進一步擴大國際化戰略的內涵,力爭三至五年躋身工程機械全球前三。“金磚”印度吸引長沙制造淘金。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