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營銷是一場永不停止的賽跑”。山東臨工歷經四十載,在重工機械行業市場競爭中更加注重企業品牌的社會情感價值———
普通人與工程機械制造廠,似乎少有交集。然而,在2012年央視中秋晚會上,電視機前的海內外觀眾卻與工程機械制造商山東臨工有了最“親密”的邂逅。作為國內首個也是唯一一個贊助央視中秋晚會的工程機械類品牌,山東臨工此番創新之舉亦引來業內人士的密切關注。
在中國的工程機械行業中,從來不乏競爭者,但在經歷市場的洗禮后,山東臨工無疑算是一個成功的企業。1972年,山東臨工的前身——臨沂礦山機器廠在沂蒙老區創建,老區人民的樸實和艱苦奮斗的精神也造就了臨工人“可靠”、“進取”的企業文化基因。40年來,作為中國第一代4噸裝載機的創造者,臨工人骨子里那種對產品可靠品質的追求保證了企業的長期穩健發展,更足以讓山東臨工的當家人王志中在工程機械品牌間的混戰中底氣十足。
在產品之外,讓王志中更為充滿底氣的是臨工初顯成效的品牌戰略。響當當的產品固然重要,但“酒香不怕巷子深”的產品論不等同于企業長青的“搖錢樹”,只有將自己的產品轉化為人們對品牌的口碑,才有可能使企業立于不敗之地。
近兩年來,中國工程機械行業遭遇前所未有的考驗,在行業不景氣的背景下談品牌亦顯得尤為恰當。在銷售壓力增大、盈利能力大幅下降的情況下,工程機械企業以往慣用的粗放式營銷方式顯然已經過時,通過長期形成的“關系”網絡進行的買賣也難以為繼,而過于重視采用“回扣”的灰色攻勢既背離了現代商業道德又對企業的未來造成負面影響。在市場疲軟的情況下,品牌營銷所傳達出來的“正能量”價值對市場的拉動作用就尤為凸顯。
因此,山東臨工摒棄急功近利的銷售模式,實施“建國際化臨工,創可信賴品牌”的品牌化戰略對處于低潮的工程機械行業有著良好的示范意義。9月30日,臨工大手筆贊助2012年央視中秋晚會,即是一次品牌營銷的成功嘗試。事實上,臨工的品牌化戰略已經悄然進行了幾年,而且成果顯著。無論是2009年贊助“綠蛟龍號”出征“沃爾沃環球帆船賽”,還是2010年成功牽手中超聯賽,臨工都以可靠的產品為依托,成功將品牌延伸到更多的領域,展現給越來越多的人;無論是在2008年、2010年分別參與了四川和青海玉樹的災區重建,2010年捐資興建新建喀什希望小學,還是在2011年牽手世界自然基金會,加入碳減排先鋒,臨工都以負責任的態度,表現了良好的企業公民形象。
現代營銷學奠基人之一的菲利普•科特勒說:“品牌營銷是一場永不停止的賽跑”。對于40年歷史的山東臨工而言,品牌化戰略成為其未來唯一的正確選擇。只有品牌化并一路走下去,才能在當下市場疲軟的境況下爭取到更多的訂單,占領更多的市場份額,使企業獲得更好地發展,同時也提升了企業的品牌形象。
立足國內,謀定全球,山東臨工的品牌化戰略并非僅止于國內。態度決定一切,臨工的國際化使其嘗到了品牌化戰略的甜頭。隨著全球化的步伐,國內企業無可避免的與外資企業展開競爭與交融,臨工無疑懂得這一點。對此,山東臨工在觀念上并不保守,2006年,臨工與沃爾沃聯姻,開啟了國際化之路,向著國際知名的中國工程機械品牌目標穩步邁進。資料顯示,山東臨工目前已經完成了全球布局,業務遍及俄羅斯、非洲、南美、中東、東南亞和澳大利亞等全球60多個國家和地區,2011年全年實現銷售收入116億元,實現了歷史性跨越。
企業,敢于突破,才會歷久彌新。說到底,山東臨工在品牌戰略上的創新是提升品牌影響力的大膽嘗試,而不變的是臨工多年來一直堅守的“可靠”之心。山東臨工的品牌魅力在歲月中不斷積淀,在中國工程機械業中傳遞著一股讓人為之敬畏的正能量!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