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應高寒極地 柳工不斷攻克技術難關
極地高寒、常年冰封等嚴酷、惡劣的工況對于機械設備以及維護人員提出特殊的要求。
機械設備必須可靠、易于維修和保養,同時滿足低溫啟動、防紫外線、駕駛室保暖等各種條件。整機鋼結構等需要采用有防低溫脆性能力的鋼材,設備駕駛室需有防紫外線措施,同時,由于南北兩極的空氣稀薄,在缺氧條件下對柴油機、液壓油有更高的要求。另外,在環保方面,進入到南極的設備需節油、環保,施工時振動與噪音小,符合排放標準及廢物回收等各項要求。
在機械工程師選拔方面,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征戰南北極第一人顏煒表示,派往極地的機械工程師,需要經過層層選拔,篩選條件也極為苛刻。選中的機械工程師必須身體素質過硬,技術過硬,對機械車輛操作、維護和保養等工作要樣樣拿手;此外,人品也要過硬,須具備團隊意識、服從指揮、吃苦耐勞、樂于助人等優良品質。同時其家人也需要給予足夠的支持和鼓勵。因此,能成為征戰極地的機械工程師都是經過特殊教育、綜合培訓、魔鬼鍛煉的全能型人才,是機械服務工程師隊伍中的佼佼者。
為適應長期嚴寒的極地工作環境,柳工不斷突破技術難關,對產品設計工藝及部件配置進行調整升級,包括功率恢復型增壓技術、高寒缺氧條件下的低溫冷起動、適應寒冷環境的空氣預濾等關鍵技術,對水散熱系統、液力機械傳動和液壓系統的散熱系統進行適應性改進,突破了低溫、缺氧、強紫外線輻射極端環境引發的工程機械起動難、功率下降、金屬材料變脆、橡膠密封材料快速老化等不能正常使用的技術難點,解決了高原環境下整機工作無力、生產率低、發熱量大、耗油量增加、壽命快速下降等技術難題。
經過柳工高級工程師的多年研究以及對極地環境的綜合考察,柳工已經在具備生產世界高原型裝載機(柳工是國際上第一個完全掌握高原產品技術并成功應用于裝載機產品的企業)實力基礎之上,研發出適合在南、北極的特殊條件工作的機備,這些設備在低溫啟動、排放、防紫外線、供暖、快換吊具和維修、廢物回收等方面均能滿足實際要求。對此次即將捐贈給中國極地研究中心的設備,柳工也對機械配置作出了諸多調整和設計。
如今,柳工與中國極地研究中心結成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借助極地科考的平臺,柳工將以此為新的挑戰和動力,生產品質更加優秀的產品做好設備保障工作,為中國南北極科考事業的強盛發展再立新功,在柳工機械走向國際高端定位的道路上不斷攻關再創輝煌。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