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宇重工業是在中國工程機械行業以及全球市場均較疲弱的情況下,義無反顧地進入的中國市場。而且,在一些世界工業界巨頭早已進入了中國的前提下,異軍突起,并一舉成功的。
大宇在液壓挖掘機領域的成功崛起,改變了中國市場這一產品的格局,同時也影響了中國液壓挖掘機的市場分布狀況。對中國一些企業造成了很大的沖擊,增強和培育了企業在營銷管理與手段方面的改革及發展。應該說,這是大宇帶給中國市場的最大影響和挑戰。
在世界經濟一體化的今天,以個體企業影響行業發展進而帶動行業進步的實例已經越來越少。但是大宇公司卻在一定程度上,做到了這一點。同樣在全球一體化的大環境下,單純以國籍來看待企業經營已經顯得很狹隘。蔡奎全先生一直以來致力于大宇重工業在中國的發展,同時對中國文化也有較為深刻的理解和熟悉,怎樣評價大宇重工業近年來在中國的發展,他應該有一定的發言權。總結這幾年來大宇在中國市場的高速發展,蔡先生認為,放眼全球市場,中國在未來的發展中仍將是一個具有極大潛力的地方。以美國的西部建設為例,從50、60年代開始,一直持續到上個世紀的80、90年代,基礎設施建設才基本完成。中國的西部建設工作剛剛起步,也就意謂著中國的未來市場發展空間十分廣闊,對任何一個行業而言,都有著巨大的吸引力。
大宇重工出現在中國市場已近6年,大宇是最早在中國開展按揭貸款的工程機械企業之一。在今天行業內銀行按揭日趨增加,施工用戶倍受歡迎的情況下,可以說,以大宇公司為首的、最早實行按揭銷售的企業,開創了中國市場貸款銷售生產工具的先河,從此,工程機械營銷工作走上了一個新的發展歷程。當年,很多挖掘機生產企業是眼睜睜地看著大宇公司最先實行按揭銷售,確信這一作法沒有出現大的問題后,才小心謹慎、隨后跟隨進行的。大宇之所以選取這一作法,一是對中國改革開放政策的信心,對中國用戶有著充分的理解和信任,同時,也是大宇迅速占領市場,擴大市場占有率的一個良好的基礎。隨后的市場現狀表明,大宇重工業的這一營銷策略十分有效,并能出奇制勝,在最短的時間內贏得了最大的市場占有。這是大宇重工業決戰中國市場的突出戰略之一。
大宇重工業作為韓國的知名企業在中國歷經數年發展,取得了在世界其它國家和地區都沒有獲得的成就,這個成績是大宇重工業當年投資決策、戰略轉移的正確決定,也與山東煙臺地方政府給予了極大的便利和支持相關。大宇重工業愿意在未來的發展中,為中國的建設事業共同努力,做出貢獻。
在未來世界經濟的發展中,中國始終強調以工業化帶動國家經濟的發展戰略,承擔著世界制造加工中心的重任。大宇重工業率先突破了產銷10000臺挖掘機的目標,是目前中國市場挖掘機少數幾家龍頭企業才能實現和達到的目標,再次證明了大宇公司在液壓挖掘機生產領域不可動搖的排頭兵地位,標志著這一行業的規模化生產再上一個新的臺階。
2002年中國挖掘機市場經歷了一個跨越式的發展,中國產品展覽網分析員形象地形容“井噴”行情,對于中國市場各路諸侯逐鹿的現狀,專家分析,這一現象仍將在2003年繼續存在,市場競爭格局不會有太大的改變。2003年里,市場總量將會有30%---40%左右的增長率,繼續向新的高位進軍。
對于2002年挖掘機的市場占有率分析如下,挖掘機銷量的95%為國際六大工程機械品牌銷售商所占據,即:大宇、現代、小松、日立、成都神鋼、徐州卡特。中國工程機械市場的競爭日趨激烈,也引發了各大品牌之間營銷政策和營銷辦法的變化,以及促銷方式的多樣化。
我國挖掘機行業正處在一個飛速發展的時期,從挖掘機的市場分布來看,主要還是集中在江蘇、山東、浙江幾個省,其中尤以江蘇的需求量最大。同時還有緊鄰的安徽省,基本呈階梯式增長的趨勢,特別是2001年和2002年,挖掘機銷量翻了一番。從今年第一季度來看,挖掘機銷量全國已近翻番,增長了90%以上。
從江蘇的情況看,挖掘機市場銷售狀況是低性能、低價位與高性能、高價位的產品勢力均衡,但是未來必將是高性能的機械主宰銷售市場,因為高品質、高性能的機械將會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據分析,基礎設施建設規模的擴大及相關行業的巨大投入與發展,奠定了2003年工程機械市場難得的發展機遇,隨著浙江新交通網的逐步建成,對公路養護機械的需求形成了一個巨大的潛在市場。
相關數字與背景
液壓挖掘機是土石方工程中的主要機種,在我國最早出現于20世紀60年代。近年來每年都有大幅度的提高,年需求總量從3000臺、5000臺直至2001年的12000臺。目前國內市場主要生產廠家幾乎為國外獨資與合資企業所壟斷。以產銷量排名,2002年市場總量已超過20000萬臺。排名第一位是常州現代挖掘機有限公司,第二名即煙臺大宇重工業公司,其后依次為合肥日立,小松山推、徐州卡特、成都神鋼。其中價格以徐州卡特、小松山推為最,市場也公認這兩個品牌的產品質量最高。大宇重工與常州現代、成都神鋼性價比、市場分布最為接近。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