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點開花
毫無疑問,中國的工業化和城鎮化進程還將持續很長一段時間,這會繼續拉動其對基礎設施和能源的需求。中國非常重視可持續發展,宜居城市、生態環境的建設,資源的高效利用等等都離不開創新和高科技。
這樣的發展路徑給卡特彼勒帶來了機會。卡特彼勒的主要業務涵蓋工程機械、能源和動力系統以及資源行業。伴隨社會的發展,中國工程機械行業成為國民經濟和裝備制造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卡特彼勒是中國工程機械領域的長期合作伙伴。
據介紹,卡特彼勒致力于研發能為客戶帶來更多價值的產品,實現燃油效率的提高和生產作業效率的提高。例如工地互聯技術。這項技術能夠遠程操控設備,實現實時故障診斷、設備定位和障礙物監測。
在能源方面,卡特彼勒擁有先進的電力系統解決方案,在中國參與了眾多能源利用項目。例如參與了全球最大的煤層氣發電項目。卡特彼勒全資子公司索拉透平為山東金能煤氣化有限公司提供焦爐燃氣機組,將焦爐煤氣轉換為清潔能源。
高端制造也是卡特彼勒在中國發展的一個重點。該公司正在天津建立3500系列大型發動機工廠,還與安慶中船柴油機有限公司成立了船用發動機合資公司。
今年7月,卡特彼勒與廣西玉柴成立的合資企業在蘇州正式投產,從事玉柴發動機的再制造。“這個工廠的設計能力和生產能力都已經具備,而且在技術方面有了很大的突破。通過節能減排促使國內發動機技術提升,再制造產業有一個發展。”中國內燃機協會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邢敏評價說。
此外,為提高行業關鍵零部件設計和制造水平,卡特彼勒還與國內企業成立了關鍵零部件合資企業,包括與陜西法士特成立的自動變速箱合資公司,以及與中航力源成立的設計、生產高壓泵和馬達的合資公司。
記者手記:好一個高調回歸
穿過綠草茵茵的亭臺,走進名曰“時光劇院”的中式樓閣,一部講述卡特彼勒成長歷程的影片正在上映。這既非旅途上,也非影院中,而是身處一個工程機械行業的展會里。
在卡特彼勒展區,首先印入眼簾的是高高掛起的大紅燈籠、古色古香的中國建筑,再是放置于地毯上的挖掘機、裝載機等展品。小橋流水、亭臺樓閣、中國龍、書卷國畫……諸多中國元素點綴,卡特彼勒的文化和產品融入其間,仿佛徜徉于一座悠遠的文化長廊。展會期間,卡特彼勒展臺每天的表演秀活動也接二連三,時尚味兒十足。
一圈參觀下來發現,與不少企業刻意追求“全球最大噸位”、“全球最長”卻忽略了最重要的“品位”不同,卡特彼勒帶來的不僅是良好的參觀體驗,更彰顯了對中國市場的信心以及自身的品位和底蘊。
而這又都與卡特彼勒看重中國市場,并提出“與中國共贏”的戰略密不可分。運用大量的中國元素或許也表明卡特彼勒仍然沒有停止尋求一種身份的認同——本地化的中國公司。
說今年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的寒冬十年一遇并不為過,這對卡特彼勒等國際巨頭們的壓力自然不小。而來自中國本土的競爭對手們近年來發展迅速,包括徐工、中聯重科和三一重工等正在全球范圍內開疆拓土,這顯然讓國外老牌工程機械巨頭感受到了更大的壓力。
一方面,本土品牌近年來的快速崛起超乎想象,這讓很多外資巨頭更無法躺著就能把錢掙了;但另一方面,微增長時代下的新一輪并購整合機會也由此醞釀生成。基于此,卡特彼勒似乎對微增長時代下更激烈的競爭并不感到憂慮。更重要的是其多元化戰略已初見成效。據悉,該公司已在煤層氣、再制造、甚至物流服務等諸多國內工程機械企業沒有涉足的領域排兵布陣。
而這次展會也將成為卡特彼勒在中國新征程的首秀,并有望進一步扭轉其曾經留下的強硬、不透明等負面形象。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