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機械通用零部件協會鏈傳動分會秘書長魯小林介紹,受世界經濟蕭條、國內經濟下行的雙重壓力影響,我國鏈傳動行業今年上半年發展勢頭明顯放緩,但沒有出現大起大落的情況,比預期要好。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該行業的出口增幅有較大回落,形勢不容樂觀,而且企業效益滑坡也比較明顯。
出口增幅回落較大
行業統計報表顯示:行業實現工業總產值449440萬元,同比下降1.56%,產品銷售收入456076萬元,同比下降5.77%,出口創匯25069萬美元,同比增長4.62%;三季度的不完全統計也反映出行業經濟呈下行態勢。
上半年統計數據反映出我國鏈傳動行業經濟運行各項主要指標同比基本持平。“但從企業報表看,除了一些骨干企業發展勢頭強勁外,一大批中小企業發展趨緩或呈現下行。”魯小林提醒說。
與此同時,作為鏈傳動行業強項的外貿,同比雖有較弱幅度的增長,但增速卻大幅下降。
據國家海關統計,上半年工業鏈條進口數量與去年同比下降了28.66%,進口金額14341萬美元,同比下降6.33%;而我國工業鏈條出口量是360424噸,同比增長了12.91%,出口金額71909萬美元,同比增長29.34%;進少出多,順差較大。
而進口量銳減,從一個側面也反映了國內經濟疲軟,需求不振。
據統計信息網55家鏈條企業數據統計:今年一季度創匯7953萬美元,同比增長8.04%;二季度創匯9764美元,同比增長3.98%,二季度增速與一季度增速相比較,下降了4.06個百分點。
雖然上半年工業鏈條的出口數量和金額同比增長,但其增速與去年同期相比,分別回落了27.67和34個百分點,增幅回落之大,是近年來罕見的。因此,鏈條出口形勢也不容樂觀。
企業效益明顯下滑
與此同時,勞動力成本上升較快、企業效益明顯下滑等也日益困擾著鏈傳動行業。
據統計,上半年行業完成工業增加值98057萬元,實現利潤18354萬元,同比分別增長5.52%、0.03%;而上年同期工業增加值、利潤的增速分別是16.06%和52.59%,同比增速分別下降了10.54和52.56個百分點,“這反映出行業利潤增速下滑強勁。”魯小林說。
對此,分會分析稱主要原因一是生產任務不足,產值有所下降;二是市場疲軟,銷售收入減少;三是競爭激烈,產品價格難以提升;四是勞動力、土地等要素成本上升較快。
據了解,上半年業內不少企業勞動力成本要比去年同期提高了15%~20%,企業成本上行壓力加大,利潤空間越來越小,效益明顯下滑。
魯小林告訴記者,目前國內不少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深受成本壓力不斷增長之苦;一些外資企業的生產經營也遇到了較大困難,如上海大隆停業,其中就有成本壓力增大之因。
協會判斷,不斷增長的要素成本,將成為行業大浪淘沙的一個重要因素。
下半年或好于上半年
“盡管前三季度行業績效平穩,但將其放在當前國內外大環境下審視,鏈傳動行業的發展走勢還是屬趨好的。”魯小林表示。
分會預計,下半年行業的出口增長將會有所回升,特別是隨著國家穩增長多項政策的實施和投資力度的加大,內需將會有所擴大,行業運行趨勢的穩定性也有望增加,“下半年經濟運行的形勢有望好于上半年”。
至于明年,由于全球經濟形勢仍將復雜多變,這對于外貿依存度較高的鏈傳動行業和企業來說,仍然存在著不少變數。簡言之,整個行業仍處在“硬約束、緊運行”狀態。
對此,分會提醒說,適應環境,轉型升級,苦練內功,穩定增長是當前擺在企業面前一項重要戰略任務。為此,首先應轉變企業發展方式,走依靠科技進步,提高效率和效益的“內涵發展”新路。
其次,還應加快調整結構步伐,根據市場需求和企業實際情況以及國內外形勢的變化,調整產品結構及內外市場的比例結構。
同時,還要堅持創新驅動,把生存發展的立足點牢牢地放在科技創新,技術進步上。特別要重視“新技術、新工藝、新裝備、新材料”的推廣應用。要按“三基”規劃的政策導向,重點圍繞國家新興產業和重點項目,大力開發為重大裝備配套的新產品,特別是替代進口的產品,不斷培育企業新的經濟增長點。要重視企業技改投入,提升專機裝備水平,增強企業發展后勁。
此外,還應堅持“質量興企”,抓好降本增效工作。要下大決心把產品做好、做精、做出特色,不斷提高產品質量的檔次和水平;實施品牌戰略,打響企業自主品牌,堅定不移地走“專、精、特”道路。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