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質源于堅持和創新
鐵拓的“人氣”,還得益于鐵拓多年來的堅持和創新。
鐵拓積極響應國家節能減排的號召,多年來始終關注再生領域的創新與進步,持續在核心領域深入投資,與山東交通學院聯合成立了“瀝青攪拌設備研發中心”,與臺灣一家機械公司成立“瀝青再生技術研究泉州工作站”,聘請著名的瀝青攪拌設備專家為顧問,并邀請有30年豐富經驗的臺灣技術專家加盟。
鐵拓自成立以來,逐步豐富和完善覆蓋瀝青混合料攪拌設備及再生設備的產品線。公司現銷售及服務網絡覆蓋全國30多個省市及歐亞非等30多個地區,其中移動式瀝青混凝土攪拌設備銷量占中國市場銷售總量60%以上,廠拌熱再生設備市場占有率居國內首位。80多名售后服務人員由鐵拓客戶服務中心統一調配管理并建立詳細的客戶服務檔案,定期為客戶舉辦技術培訓班,并對其設備進行終身服務。
隨著鐵拓在眾多工程中的經驗積累和技術提高,產品不斷升級換代,鐵拓已逐漸成為道路行業解決舊料廠拌再生的首選設備和方案。
瀝青再生的春天
無論是在參展商云集的上海寶馬展還是在各路高手過招的國際路面養護技術論壇,筆者感受最深的,還是瀝青再生的漸行漸近。
在過去的11個月里,工程機械行業似乎已經逐步習慣了市場的低迷,但在這低迷行業中,筆者卻感受到了鐵拓的進步,今年鐵拓銷量實現逆勢增長30%。
鐵拓逆勢增長的原因是什么?
鐵拓董事長王希仁告訴筆者,國家對瀝青再生技術的推廣應用越來越重視,但更為重要的是鐵拓多年來對瀝青再生設備研發、推廣的堅持與努力。
從2004年公司成立開始,王希仁帶領下的鐵拓就在瀝青再生這塊一畝三分地上精耕細作。作為瀝青再生技術的推崇者,從廠拌熱再生設備的研發、制造、推廣,鐵拓經歷了一番坎坷。業主的質疑、規范的缺失,成為瀝青再生技術推廣的重重障礙。
王希仁告訴筆者,困難不可怕,鐵拓促進和推動瀝青再生技術應用的決心堅定。我國僅干線公路大中修工程中,每年產生的瀝青舊料達1.6億噸,循環利用率卻不到30%,遠低于發達國家90%以上利用率的水平。
梅花香自苦寒來,鐵拓的堅持,最終迎來了屬于她的春天。截至目前,鐵拓已擁有經驗豐富的廠拌熱再生技師350多名,擁有相關實用型專利和發明專利共40多項。而行業用戶、專家對鐵拓廠拌熱再生的好評,更是對鐵拓的最佳回報。
長安大學公路學院副院長郝培文認為,作為瀝青再生技術的一種,鐵拓的瀝青廠拌熱再生技術,再生料在裹覆性、拌和性、壓實性等方面優于其他再生方式。交通運輸部公路科學研究院副研究員唐國奇認為,廠拌熱再生可以根據舊料情況對其組成進行篩分和再調配,且可根據需要添加許多新型改性材料,基本上能保證再生料與新料具有同樣的路用性能。此外,鐵拓根據用戶反饋,逐步對產品進行升級換代,已解決了制約熱再生發展的幾大難題。
今年10月交通運輸部下發了《關于加快推進公路路面材料循環利用工作的指導意見》(下簡《指導意見》),給鐵拓和王希仁更大的信心。《指導意見》指出要積極爭取地方財政專項資金補助和稅費減免的優惠政策。
這些天時地利人和的優勢,讓王希仁對瀝青再生市場有了更大期望。他說,目前臺灣有瀝青再生設備186套,以這個存量來看整個中國的瀝青再生設備需求,瀝青再生設備市場巨大。王希仁表示,中國的瀝青路面再生還處于起步階段,隨著未來十年城鎮化建設和現有公路、瀝青路面的大規模改造,瀝青再生設備將迎來一個新的發展春天。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