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國《查爾斯頓每日郵報》在顯著位置大篇幅報道了一位名叫許會忱的中國鞍山企業家,他并購美國知名企業并為當地陸續提供大量就業崗位,得到了當地政府、民眾和媒體的廣泛關注和好評。在互聯網上,這條消息正在被大量瀏覽和轉載。中國民營企業家被美國主流媒體大篇幅贊譽報道,這在以前是不敢想象的,此次鞍山企業家帶給世界一個中國中小微企業的驚艷。
報道說,只有45歲的許會忱最近買了特爾奎普建筑產品公司。現在,許是特爾奎普的新老板,來自中國的年輕企業家對這家公司有宏偉的重振計劃。許的直接目標是擴大生產線,讓公司在美國成長。今后,許將拓展業務,在美國建立一個研發中心和添加更多的設備,并希望最終出口產品到中國和其他亞洲國家。
報道說,美國人凱莉·坎寧安47年前建立了特爾奎普,到2003年的時候,特爾奎普有94名員工,成為全球中小型工程機械設備領域龍頭企業,世界上第一臺中型反鏟機就是該公司研發制造的,其擁有的液壓傳動技術、遙控技術、設備的多功能性都是世界一流水平;擁有9項國際專利技術,以及兩個國際品牌注冊商標。產品價格昂貴,但供不應求。美國商務部長唐納德·埃文斯和眾議員雪萊·摩爾先后參觀了該公司。但在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后,工廠只有不到40人了。2012年下半年,中國商人許買下了特爾奎普,現在特爾奎普有100多個員工,比2008年的時候增加了60多個員工,管理團隊和一線工人都是美國人,特別是許保證,今后要在美國重振特爾奎普雄風,雇傭大量的美國工人,把原裝的美國中小型建筑機械產品賣到世界各地。
對于美國媒體的采訪,剛從美國回到鞍山的許會忱告訴記者,在并購特爾奎普期間,很多當地美國民眾認為中國人要把美國先進的技術、產品生產線搬到中國,減少美國人的就業機會。為此,當地媒體在11月份專門派出記者采訪在美的許會忱,采訪話題始終是在特爾奎普是否要搬到中國、是否要拿走美國專利、是否會讓企業的員工失業等美國人關心的問題發問。采訪期間,美國記者還下到車間,采訪美國工人,采訪生產線,當看到生產線正常生產,美國員工快樂工作,美國員工陸續增加的情況后,當地的記者連呼,“OK、OK”,可見美國記者更強調眼見為實啊。
許會忱說,此次并購歷時兩年多,到目前為止,中美兩國都已經批復同意。并購成功后,公司在技術、人才、渠道、管理、經驗和品牌等方面快速躋身行業前列。實現了中國中小企業在中小型工程建筑設備領域掌握最全面、最強制造能力的夢想。
在鞍山企業界,許會忱并不是個名聲在外的大企業家,他從1993年開辦小企業開始,一步一個腳印地發展,將遼寧海龍重工有限公司做到了目前國內冶金機械領域的知名企業之一。許會忱一直夢想著把企業做到全球同行業的前列,為此,幾年來他不停地投入資金進行科技創新,不斷從各地挖來各類人才,并委以重任。此次美國并購,他看重的是特爾奎普的全球領先的專利技術、國際品牌和龐大的市場前景,特別是特爾奎普擁有中小型機械領域核心制造技術,這是國內最需要、最短缺的。
許會忱告訴記者,現在國家鼓勵企業海外并購知名企業,此次并購得到了美國媒體的高度關注和報道,這不是他自己的榮譽,而是代表著中國企業越來越受到美國各個階層的關注和期待,這是整個中國企業界給世界的一個全新形象。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