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需疲弱的經濟形勢下,城鎮化將成為我國擴大內需的最大潛力,成為經濟增長和結構調整的重要引擎。省委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
新型城鎮化新在哪里,著力點是什么?
釋放潛力啟動引擎
與會者紛紛表示,新型城鎮化加快推進的過程,也是投資大幅增加、產業快速發展、人口聚集的過程,這些都將加速釋放內需潛能和增長動能。
“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將成為擴大內需的最大潛力。”省住建廳廳長何健援引天府新區的例子:開工近一年來,天府新區基礎設施建設就完成投資319億元,平均每天吸引3.5億元資金注入;隨著周邊城鎮化步伐加快推進,農民轉為城鎮居民也將帶來巨大的消費。“據測算,我國城市化率提高1個百分點,大概能夠帶來7萬億元的市場需求,帶動居民消費總額增加1200億元。”
自貢市委書記雷洪金認為,在推進新型城鎮化進程中,城市群的基礎設施共享,產業分工協作,城市功能互補,將實現1+1>2的效果。
城市“宜居”是首位
何健認為,構建科學合理的城鎮化體系十分關鍵。“當前,要重點加快城市群發展、培育壯大區域性中心城市,同步發展中小城市和小城鎮,促進大中小城市協調發展。”
一批區域性中心城市呼之欲出。南充市市長向東表示,將依托化工園區、物流園區、百畝現代農業示范長廊等載體,建產業新城,同時通過優化舊城、拓展新區來做大城市,形成1個百萬特大城市、主城3區、6個縣城、系列重點城鎮的“1+3+6+N”的城市發展布局。
將“宜居”放在首位不少人從省委經濟工作會議這一表述,讀出了城鎮化發展的新意。
“要將生態文明理念貫穿始終。”省環保廳廳長姜曉亭說,新型城鎮化道路應堅持走集約、智能、綠色和低碳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交通、能源、供排水、防災減災需要加強,完善社會服務及居住服務,新的內容和要求明確提出。
以城帶鄉城鄉一體
新型城鎮化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以城帶鄉、城鄉一體。
如何得以實現?關鍵是推進統籌城鄉發展。把城鄉作為一個整體,統籌安排城鄉規劃、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
“推進新型城鎮化,不僅是抓好完善城鎮化體系、完善城鎮功能、提升城市品質等3個"物"的城鎮化,也是解決好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和城市居民城市意識的兩個"人"的城鎮化。”雷洪金的話直指有序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
城鄉物流體系正加快連通。省商務廳廳長謝開華表示,根據城市群規劃,同步構建與新型城鎮化發展相適應的現代流通體系,為擴大城鄉消費營造了良好環境。
“我們將鼓勵銀行開發更多促進城鄉消費的產品。”省銀監局局長王筠權稱,把城鄉消費潛力激發出來。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