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輪式起重機的使用條件低劣,因此故障發生率比較高,對于出現的故障必須及時排除修復,絕不容許起重機帶病工作。
液壓輪式起重機的故障,有機械故障、電氣故障與液壓系統故障三大類。機械故障比較直觀,容易發現與排除。而液壓或電氣系統故障往往發生在部件內部,一般不太容易對故障原因與部位作出準確判斷。因此,為了搞好故障排除工作,必須對液壓或電氣系統十分熟悉。
起重機在使用過程中,由于零件的自然磨損、零件的加工質量問題、部件的裝配質量問題,操作維護不當、作業條件或工況的影響等原因,出現的故障是錯綜復雜的,隨機技術資料不可能把各種故障全部詳細列出來,同時故障排除方法也不在于記住在什么情況下該怎么做,或不該怎么做。所以為了做好故障排工作,必須系統認真學習基礎知識,要能全面地了解起重機與各工作機構的構造原理,熟悉液壓與電氣系統的工作原理;熟悉各元器件實物的外觀特征、內部結構以及它們在整機上的安裝位置、拆裝方法;掌握技術性能、技術要求、維修與調試等有關知識。只有具備這些基本技能,才能夠根據故障現象,正確分析出故障的原因與部位加以排除。
起重機發生故障后,不準許瞎搞一氣。尤其是對于制動器、安全裝置、電氣及液壓系統等,應加小心。
一、故障排除的方法步驟
故障排除工作一般應按下述方法步驟進行:弄清故障現象、分析故障原因、確定檢查部位、拆卸檢查并確定故障、修復試驗。如果瞎搞,只能愈搞愈壞。
1.弄清故障現象
故障現象就是起重機運行中出現的異常情況。例如:工作機構運轉忽快忽慢、爬行和振動,出現異常響聲、氣味、煙霧或發熱現象;有漏油、操縱失靈、性能下降、安全裝置失控等。
當起重機發生某種故障時,有的現象明顯直觀,有的不易察覺,為此要細心觀察,弄清故障現象。比如,當起重機在作業過程中出現振動現象就不容易弄清原因,因某油管接頭漏油就很直觀。
2.分析故障原因,確定檢查部位
根據故障現象分析產生原因,一般要按照實踐經驗并對照有關資料,列出可能發生同類現象的各種原因。如果初步判斷可能是電氣系統故障,則要根據電氣系統原理圖,進一步了解系統各種動作的工作原理和裝置,將原理圖與實物對號,分析產生故障的因素,逐步推理查找。在查找故障時,可用眼看、耳聽、手摸的不同方法來判斷各裝置元器件有否異常;也需要用測試議器(如萬用表、油壓檢測表、測振儀器、氣壓表等),因為憑人的感覺器官檢查雖然簡單易行,但檢查者必須有一定的技術水平和豐富經驗。由于每個人的感官靈敏程度不一,檢查結果往往有差異,而且只能簡單地定性檢查,難以定量分析。所以,運用測試儀器進一步判定,效果是比較準確的。
用“比較法”查找故障也是可行的有效方法。比較法也就是換件法,用同一型號的合格機件(新件或同型號的正常件)替換可疑的機件。若換件后故障消除,則說明原件是有故障的。
另外,還有繪制故障分析推理圖和因果分析圖等方法來查找故障。這樣做有科學性,把握性亦比較大。
3.拆卸檢查,確定故障原因
對于確定拆檢的各個部位,應按照引起故障發生的可能性,以及拆驗的簡易與復雜程度,確定拆檢的先后順序。通常做法是先拆簡易的,后拆復雜的;先拆驗可能性大的,后拆驗可能性小的。
輪式起重機的型式很多,結構復雜,故障癥狀繁多,歸納起來可分兩類:一類是由于機件的損壞,稱為損傷性故障。如制動帶斷裂,造成制動失靈。另一類是由于連接松弛、間隙變化、管路堵塞、雜質侵入等情況發生而造成的,稱為非損傷故障,或者叫做維護性故障。如:液壓起重機液壓系統的吸油濾油器堵塞,影響液壓系統壓力升不上去。
4.修復工作
對于非損傷性故障只要進行必要的清潔、潤滑、補充、調整、緊固等項工作就可以排除故障。如吸油濾油器堵塞可用清潔工作消除故障。
對于損傷性故障,則應采取慎重態度來決定哪些機件必須更換,哪些機件應修理再用。這要結合技術能力和設備條件,同時應考慮經濟效益。
5.試驗工作
對于修復過的部件或裝置,應進行局部功能試驗或整機性能試驗。只有在確認整機性能已符合要求之后,才能投入使用。例如,液壓系統油壓升不上去的故障,當排除濾油器堵塞之后,用檢測油壓表確認液壓系統油壓符合設定數值即可。又如,起升機構制動器的摩擦帶粘油,更換新帶及間隙調整后,則必須進行空載試驗與載荷試驗。
二、查修故障的注意事項
在故障排除過程中,通常要進行拆卸、鑒定、修復與組裝等工作,除應遵守一般機械與電氣的拆裝要求和安全規程外,還應注意一些具體問題,否則將會發生意料不到的后果。
1.拆卸工作注意事項
1)應把整機各工作機構收存好。當需要輪胎離開地面時,應當用可靠的物件將車架平穩墊起。
2)拆卸過程中,應將發動機熄火并切斷電源,釋放液壓系統和氣壓系統的殘余壓力。
3)拆卸蓄電池時,應注意不要被蓄電池中的電液燒傷。
4)拆卸較重的部件時,應該用可靠的起重裝卸機械輔助作業,不要貿然動手,以免傷人或損壞機件。
5)對于把握性不大的拆卸工作,應事先加以熟悉了解后才能進行。
6)對于要求專用工具拆卸的零部件,應使用指定的工具,不得任意敲擊或振打。
7)對于禁止解體的裝置,應該完整的取下。
8)切實做好“標記”工作,以免發生裝錯、配合不良或失去平衡等現象。
9)拆下的零件不得亂放,應分類存放于干凈的容器內。
2.重要構件的鑒定
輪式起重機上有一些十分重要的構件。如,起升鋼絲繩、變幅(抓斗)鋼絲繩、伸縮臂鋼絲繩、變幅(伸縮、支腿)油缸活塞桿、制動器、吊臂、車架、支腿梁及車軸等。如果這些構件損傷,造成事故的后果是不堪設想的。另外,安全裝置、平衡閥、液壓鎖等機件亦是很重要的。
結合定期檢查,應對上述構件進行檢測鑒定。對于鋼絲繩應嚴格執行報廢規定。對于結構件如發現變形等異常情況時,應停止使用,并加以妥當處理。
3.修復與組裝工作
對于確定要修復的機件,應根據結構原理與技術要求認真修復,如自行修復有困難或無把握時,應委托專業部門修復。
修復后的組裝工作應該細致進行,通常是按照拆卸次序的反過程將各個零件逐一安裝就位。相應的維護工作應當在組裝前和組裝過程中進行。如:注意拆卸時的“標記”;液壓元件組裝時,對于各運動零件一般都要涂以清潔的液壓油,目的在于可以保證磨擦副上保有油膜,不致在開始運動時產生干摩擦;油泵和油馬達在組裝前先往殼體中灌滿油液。
液壓系統的管接頭、堵油螺絲及其它連接螺絲處經常要拆卸與組裝,而又常常出現漏油。為了搞好組裝工作,應采用高分子液態密封膠進行密封。或者,在螺紋漏油部位使用密封帶裝配。密封帶即聚四氟乙烯生料帶,可在-1000c至+2600c溫度范圍內使用,能耐各種酸堿的腐蝕,不損傷螺紋,耐振性能較好,再次拆修時去除余料也方便。密封帶的使用方法是,把密封帶按順螺紋方向重疊緊纏在螺絲上二層至三層。用手指把末端壓緊,與內螺紋連接裝配,即可獲得完全密封的效果。
4.查修電氣故障時的注意事項
在查修電氣故障時(主要指交流電動輪式起重機)除嚴格遵守電氣安全操作規程外,還應注意以下幾點:
1)查修故障時,必須切斷電源,絕對不允許帶電打開電氣護罩。在檢修時,必須取下控制線路的熔斷器,并掛上警告牌,以防止有人送電發生事故。絕對不允許起重機在運行時檢修。
2)在檢修時,必須保證足夠的照明。為了檢查維修方便需用要行燈時,行燈的電壓要嚴格控制在安全電壓的范圍之內(即36伏以下),并且在燈泡外應加防護罩。絕不允許用一相一地制的220伏電源。
3)在檢修過程中,特殊需要帶電測試或檢修時,必須確認車架上的帶電部件和元件附近無其他工作人員后,方能送電。在帶電檢修時,必須有專人在旁監護,監護人的職責是監護維修操作人員,防止違章發生事故,并做好一旦發生危險立即切斷電源的準備。帶電檢修,要帶好橡皮手套,穿好絕緣鞋,所有靠近導電部分的地方,應用橡皮布遮蓋或用木柵圍起來。
4)檢修時,換下來的部件或元件等必須妥善處理,不得亂放,更不允許從起重機上扔下來,檢修完畢后應送到地面。
5)在檢修時,需要接臨時線或壓縮空氣管道時,必須固定位置。
6)注意線路與電器元件不得受潮,不準任意亂調原有的正確間隙,保護好導線的號碼標志。
7)操作與管理人員只能進行職能范圍內的檢修工作,不允許不經許可大拆大卸,更不允許任意改動元件、部件的位置或工作程序。
8)維修完畢后,必須認真檢查起重機的各部件,防止有接線錯誤或有障礙物影響起重機的工作,更應注意試車送電前,車上是否有其他人員。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