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工程機械與維修雜志社評出的2002年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十大新聞在京揭曉。
2002年工程機械行業十大新聞是:
一、2002年--中國工程機械“井噴”之年 2002年是我國工程機械行業歷史上增長速度最快、經濟形勢最好的一年,堪稱“井噴”之年。這一點體現在各主要經濟指標和工程機械產品的全年銷量上。據不完全統計,行業全年銷售收入將突破700億元人民幣,工業總產值(現價)突破620億元人民幣,利潤達到41億元人民幣。各主要工程機械產品的銷量:挖掘機1.9萬臺,同比增長50%以上;裝載機4.2萬臺,同比增長55%以上;推土機4400臺,同比增長40%以上;汽車起重機6300臺,同比增長55%以上;壓路機7300臺,同比增長20%以上,攤鋪機750臺,同比增長60%以上;混凝土拖泵2500臺,同比增長40%以上;混凝土攪拌輸送車5000臺,同比增長400%以上;混凝土泵車450臺,同比增長90%以上。專家認為,這主要得益于國家執行積極的財政政策以及“十五”規劃中國家重大建設項目資金到位率較高,全國城鎮建設的速度加快,土石方工程施工項目向私人企業轉移導致個體用戶購買工程機械的數量大幅度上升等。
二、國產高原型工程機械揚威青藏高原
2000年,西部大開發的號角吹響,吸引了國內各主要工程機械廠家的目光,紛紛針對高原特殊工況開始研制高原型工程機械;2001年6月29日,朱總理一聲開工令下,青藏鐵路正式開工,各種高原型工程機械機聲隆隆;2002年,經過一年的實施運轉,事實證明國產高原型工程機械完全能夠適應高海拔、低溫、缺氧的惡劣工況,揚威青藏高原。經過高原型工程機械權威檢測機構--機械工業高原工程機械產品質量監督檢測中心鑒定的產品共有19大類60余個品種。經過認證的高原型工程機械產品,在海拔4200m地區的動力性、經濟性、熱平衡性能、排溫性、排放性能和啟動性能的變化普遍達到基本型同機型低海拔指標值8%范圍之內,效果非常理想。至此,我國高原工程機械的發展基本達到了成套化、規模化的程度,將有利地促進西部開發和青藏高原重點建設項目的發展。而國外同類品牌產品面對高原工程機械的技術發展先后表示“其機械目前在海拔2500m之內可保持功率不變,海拔4500m功率損失25%以上是事實”。機械工業高原工程機械產品質量監督檢測中心主任馮輝生先生指出:“對于我國這樣一個人口多、特殊環境地域面積大的國家,企業產品的環境適應性意味著市場的擴展。”
三、中國加入WTO后,外資掀起進入中國工程機械市場的新一輪高潮繼20世紀90年代中期外資掀起進入中國工程機械市場的高潮后,外資進入的勢頭曾一度減弱。中國加入WTO的2002年,這種狀況出現了新的變化,新一輪的高潮出現。沃爾沃建筑設備在上海建立獨資廠生產挖掘機;利勃海爾在大連建立獨資廠生產挖掘機;寶馬在上海建立合資廠生產壓路機;BHS在天津建立獨資廠生產混凝土攪拌設備;多田野與京城重工在北京建立合資企業生產汽車起重機;寶泰克與山工在山東建立合資企業生產壓路機;西門與南方路機在湖北仙桃建立合資企業生產混凝土攪拌設備主機;日本豐田搬運株式會社在江蘇昆山建立獨資廠生產叉車等。與此同時,原本已在中國建有合資企業的部分國外企業亦紛紛增資擴股,加大在中國的投資。
四、中國工程機械展會格局初現
2002年,持續多年的工程機械展覽泛濫的局面終于減緩,同時新的展會格局初現,在眾多的工程機械展會中大家看好的逢單年舉辦的BICES(北京國際工程機械展覽與技術交流會)、逢雙年舉辦的CHINA TRANSPO(國際公路水運交通技術與設備展覽會)和baumaChina(中國國際工程機械、建材機械、工程車輛和設備博覽會)脫穎而出,初步確立了在中國工程機械市場的地位。 BICES至今已成功舉辦了六屆,在工程機械企業和用戶群體中極具影響力和號召力。在國家打破工程機械原有的條塊分割管理后,BICES迎來了更大的發展機遇。相信今年第七屆BICES定會呈獻給大家一個全新的面貌。
不可否認,2002年舉辦的第六屆CHINA TRANSPO或多或少受到了來自幾近同期舉行的其他展會的影響,但其在中國公路水運交通領域的影響力無人能敵。如果說BICES和bauma China可稱得上是工程機械行業盛會的話,那么CHINA TRANSPO便完全有理由稱得上是專業盛會。
2002年,bauma首次來到中國落戶上海,利用其在國際工程機械領域的號召力,一出手便取得了不錯的成績。bauma China的意義不僅把國際先進的展會運作經驗帶到中國,更重要的是利用其在國際工程機械領域的號召力將國外工程機械企業帶來中國,真正實現了國內外的交流和溝通。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