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現有工程機械生產企業1400多家,其中年銷售額在億元以上的企業有73家,全行業2002年銷售額接近700億元?;A零部件行業經過不斷發展,已形成了全國性、地區性和企業性三個層次的專業化生產銷售和配套網絡,有專為工程機械配套的基礎零部件企業300多家,但年銷售額過億元的不超過10家,與主機產品的發展相比,存在許多不足,主要表現在:
——組織結構松散,產品趨同性嚴重。呈現出“四多四少”的現象:人多、負債多、普通產品多、生產維持型企業多;銷售收入少、實現利潤少、特色產品少、產品開發型企業少。
——產品研發能力弱,試驗手段落后。基本停留在對引進技術的消化吸收和同類產品的模仿復制階段,一方面是產品低水平重復投資、重復建設現象嚴重,另一方面技術附加值高的產品品種少。
——先進技術裝備少,工藝技術水平參差不齊。發達國家已普遍采用數控機床、加工中心,實現了柔性自動化,已向智能化和集成化方向發展。而國 內廠房設備大多陳舊,甚至與其它行業基礎零部件生產企業相比也有較大差距。
——經濟效益低下,生產銷售成本高。從1996年到1999年全行業連續虧損四年,對于現有基礎零部件企業而言,邊際貢獻率一般不高,2001年全行業平均利潤率僅為1.57%。主機廠往往采用占用大量銷售貨款的方式作為接受配套件進入的前提條件,或以主機產品充當貨款支付,致使零部件企業要降價銷售才能夠變現,無形中加大了配套件企業的經濟損失。
——管理理念和手段落后,人工成本居高不下。企業管理存在一定問題,仍舊處于傳統的經驗管理階段。
加入WTO后,按照我國政府承諾,工程機械基礎零部件的關稅水平將進一步下降,由目前的平均8%~9%下降到2050年的3%~4%。在名義關稅下,我國工程機械主機企業在進口高檔次的液壓、電器控制等配套件的過程中,還可以享受各種關稅減免優惠政策,因而實際關稅遠遠低于名義關稅。國家重點鼓勵發展的產業、產品和技術以及取消進口配額和放開產品集中登記管理,將對目前的工程機械產品和零部件形成較大的影響和沖擊。盡管在2001年和2002年零部件的出口超過了主機產品的出口,但畢竟是少數品種和國外不再發展的零部件和毛坯件占了主導地位。隨著市場發展,一些跨國公司在華合資、獨資的速度加快,大批外資零部件供應商在華就近建立配套企業,提供高質量、高檔次、高價位的零部件產品。對此,工程機械基礎零部件企業只有按照市場經濟的要求,積極應對,培育和壯大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主機廠必須進行產業結構調整,促進產品的升級換代。主機廠的需求會帶動零部件的發展,沒有一定水平的零部件產品也難以提高整機的系統性能。我們可以酒地看到,合資和獨資的挖掘機企業幾十人或上百人,比之我們上千人乃至上萬人所實現的銷售額和利潤要高出幾倍乃至幾十倍,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依托一個高效的服務配套體系。因此,主機廠必須堅定不移地進行結構調整,改變大而全小而全的生產組織方式,將主要精力放在產品的開發、主機制造、裝配、檢測和試驗方面,由專業化的生產廠配套,在全球范圍內選擇合格供應商進貨。主機廠應該像國外大公司那樣,著力幫助圍繞自己發展的零部件配套商的技術水平進步和產品質量的提高,給他們提供必要的設計改進圖紙、專利和專有技術、生產制造專用工裝和試驗檢測手段,進行必要的質量認證。只有這樣才能使配套商與主機廠團結一致,唇齒相依,共同發展。
——零部件廠必須整合規模,提高水平,改善內部結構,盡量以領先的高新技術產品支撐企業的發展,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研究發展戰略和產品市場定位,注重區分高中低端市場的需求。在適當的時機積極組建企業集團,形成與國外大公司抗衡的實力,形成專業化生產,淘汰能耗大、效率低、質量差的落后產品,鞏固提高現有優勢產品的技術水平和可靠性。
——強化產品銷售,開拓國際市場。零部件企業可以實行按地區的聯合銷售,就近組織物流,節省各種費用;可以為主機就近設立倉儲;可以聯合起來共同進行某些大宗材料的集中采購,形成批量降低價格等。零部件企業要用自己的優良服務、穩定的質量、準時的供貨、信譽的保證等獲得主機廠的信賴,主機廠的成功就是自己的成功。
——政府要根據產業政策給予必要的扶持。為工程機械零部件企業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