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我國唯一的裝備制造業示范區沈陽市鐵西區中央大街旁,遠大集團總經濟師賀先文為四周的好鄰居自豪,更為遠大集團遷入后,五年內營收突破200億、實現翻番而欣喜,賀先文:“在這個區域內,這么多頂尖企業都集中在這里來了,為啥?因為這里硬環境好、軟環境好。”
十年前,由于經濟體制的弊端,這里90%以上的企業連片停產、13萬產業工人集體下崗,被戲稱為全國最大度假村。十年來,沈陽市果斷拓展老鐵西的向西發展空間,搬遷企業325戶,打造信息平臺,升級再造企業生產流程,使一大批企業崛起國際市場。虧損嚴重的沈陽重型廠重組為北方重工后,以生產世界頂端的盾構機為抓手,去年奪得5億美元海外訂單,實現從傳統制造商向現代制造服務商的轉變。公司外聯部部長劉曉東:“走高端成套、重大裝備這條路。過去是賣產品,現在我們賣技術、賣服務,打造國際著名品牌。”
“再工業化”發展必須以生態開道。鐵西區提高準入門檻,堅決把高污染、高能耗企業拒之門外。僅近兩年就否決了31個企業項目。為加速工業化、信息化融合,突破制約企業發展的瓶頸,鐵西區著力培養、引進信息化專業人才,企業的興旺發展也催生出新一代有知識、懂技術的工人群體。曾創造出“徐強精度”的沈陽鼓風集團工人專家徐強深有體會:“簽合同,合同制。合同制培養人!”
十年間,鐵西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33%,去年總量突破1000億元,十年增長13倍,一大批具有自主產權的智能型產品重新占據全國乃至世界同行業的制高點。區委書記李繼安表示,從現在起,鐵西區要全力發展重大裝備制造業的前端研發設計,占領產業鏈的高端。李繼安:“新高度在哪呢?就是中央提出來的:工業化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把人的大腦人的智慧,把信息嵌入到機器里?!?/P>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