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在沈陽市機械裝備制造行業首屆一次職工代表大會上,勞資雙方簽訂了《沈陽市機械裝備制造行業工資集體合同》,全市上百家企業的7萬余名職工不但實現了談判定工資,且每年工資增幅也將不低于6%;而當企業實現年利稅同比增長達到或超過10%時,工資增幅將不得低于10%。
裝備制造業是遼寧省最重要和最具實力的支柱產業,而沈陽市則是我國裝備制造業集中度最高的城市之一。目前沈陽市機械裝備制造和零部件加工企業達上百家,沈陽機床、北方重工、沈陽鼓風機、沈陽遠大、冶金機械、三一重裝和北方交通重工等十余家企業已成為國內同行業的領軍企業。 2012年,沈陽市裝備制造業完成總產值5980億元,增長18%,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的46.5%。按照《沈陽裝備制造業產業發展規劃綱要》,到2015年全市裝備制造企業產值將達到9380億元。
由于企業規模和性質不一、效益不同,機械裝備制造業一線工人收入差別較大,近五成企業執行的是沈陽市最低工資標準。因此機械裝備制造業迫切需要規范行業最低工資標準和勞動定額、工時工價,建立工資正常增長機制,使職工工資隨著企業效益提高而同步增長,使勞動者報酬與付出的勞動相適應。
為此,沈陽市從今年1月開始籌備組建沈陽市機械裝備制造行業工會聯合會,做實職工方協商主體。 3月1日,聯合會代表職工方以書面形式向企業方代表組織——沈陽裝備制造行業協會發出工資集體協商要約。經過3次正式協商和3次非正式協商,歷時3個月后,雙方終于確定了合同文本。合同要求企業每年都要進行工資協商,并明確了16個工種崗位的最低工資標準。其中,城區范圍內的鑄造工等一線工人月最低工資標準不得低于1850元。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