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效益好,職工“口袋”鼓,還要不要提高職工技術素質,武裝“腦袋”?方圓集團本著欲鼓“口袋”,先富“腦袋”的方針,不斷增強智力投資,實施職工素質工程,抓出成效。
近年來,企業經濟效益穩定上升,職工收入也不斷提高。面對好的形勢,集團領導清醒地認識到,企業間的競爭實際上是人才的競爭,企業要想獲得長遠的經濟效益,必須提高職工的整體素質。方圓集團的領導把發展生產力的著眼點擺到職工教育上,精簡機構、精減人員,從不精減職工教育機構;資金再控制,從不控制短缺職工培訓經費。方圓集團本著“全面多崗位培養職工,鍛煉復合型技術工人”的宗旨,大力提倡一崗多能,使更多職工迅速崗位成才。成立職工培訓學校,規范培訓程序、培訓方式和培訓內容。新職工入廠,進行為期三個月的崗前培訓,系統掌握崗位基本知識和操作技能,達到持證上崗;在崗職工分批分期進行輪訓,提高崗位技能;選派技術工人赴山東建筑工程學院、煙臺大學等高等院校委托培養;與煙臺高級職業學校建立聯盟,常年對口接收應屆畢業生,壯大集團技術工人隊伍;常年面向社會招收有實踐經驗的技術工人,工資待遇向技術骨干傾斜,充分發揮技術工人的“傳、幫、帶”作用,迅速提高職工技術素質;在集團開展“技術能手”評比活動,通過理論及實踐考試,注重實際操作能力,授予“技術能手”稱號,享受集團內部工程師待遇;廣泛開展技術革新、技術改造、合理化建議活動,激發廣大職工的創造熱情。2012年即完成各項技術革新項目150余項,創造直接經濟效益5000余萬元;實施內部專業職稱評聘活動,注重實際工作業績和崗位貢獻,營造積極向上、你追我趕的良好氛圍,加快人才培養;制定《新產品開發獎勵辦法》等一套完整的技術創新管理制度、技術創新成果獎勵辦法及技術創新標兵評選辦法,為技術創新工作創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新產品投放市場按比例提取利潤予以獎勵,從而有力激發了廣大職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集團產品開發周期短、質量好、效益高,2012年開發出各種新產品20個,獲得國家專利5項,新產品開發成功后,迅速形成批量,立即投放市場,新產品產值率達到30%以上,創造出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良好的人才成長機制,造就了一支素質高、能力強、具有創新精神和超越精神的優秀員工隊伍,為集團的發展帶來勃勃生機。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