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上海臨港工業園區一路向西,至瀕臨東海的兩港大道318號,一排大氣的現代化廠房映入眼簾,這就是三一重機上海臨港產業園所在地。
6月18日,來自國際質量科學院、中國質量協會、哈佛大學的多位中外知名專家,及近20位主流財經媒體記者受邀實地探訪這一被業界譽為“全球最大最美最先進的挖掘機生產基地”。
記者在現場看到,占地1500畝的臨港產業園內坐擁3個大型廠房,分別承擔著挖掘機生產的備料、結構及組裝工作。而眼前所見,無論是整體工廠的工藝性布局,還是數字化、自動化柔性的生產線,或者人性化的花園式工廠設計理念,都堪稱世界一流水準。
“全球最先進的制造工廠,在這里看不到叉車,因為車間內所有的物流都實現了全自動化。”三一重工總裁向文波對記者介紹說,三一重機上海臨港產業園備料、結構、組裝3個廠房整體呈“一個流”布局,即生產準備、結構件加工、部件涂裝、裝配與調試幾大工藝按序布局,銜接緊湊。而且廠房設計改變了傳統直排、小單元、多車間布局形式,取消卡車、叉車運轉,提高效率、減少物流,成為行業內制造總體物流最短、最高效的工廠。
參觀完臨港產業園的國家質檢總局原總工程師劉卓慧也不無感慨地表示,三一重機上海臨港產業園是效益、質量和速度相融合的一個典范。
2012年2月,三一重機上海臨港產業園正式開業。截至目前,其年產挖掘機最高可達40000臺,產值約300億元。三一集團總裁唐修國曾拋出愿景:“三一重機挖掘機銷量中國第一已經成為歷史,我們有新的目標,那就是世界第一。”據他稱,布局上海臨港之后,三一重機希望在2015實現千億規模,打造千億級企業。
“我對重機充滿信心。”在今年的三一節晚會上,三一重工董事長梁穩根表示,經過多年精心培育,挖掘機已成長為公司的又一增長極,連續兩年蟬聯中國市場第一。特別是以三一為首的國產品牌市場份額已從2007年的17.2%增長至2012年的50%,復合增長高達20%,三一為國產品牌崛起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2013年,公司推出了全新的C9系列挖掘機,在節能、作業效率、穩定性方面,三一均取得了突破性成果。絕對競爭優勢的產品也引發了客戶的購買潮,挖掘機在國內、國際市場兩面開花,第二增長極發展勢頭強勁。
而根據三一重工2012年年報數據,該公司挖掘機銷售額已突破100億元,占總營業收入比重達到21%,并成為該公司旗下混凝土機械這一“第一增長極”之后第二大盈利增長點。值得一提的是,這一輝煌,距離2003年初到2004年三一重工第一臺挖掘機的研制成功,不過8年時間。
記者了解到,目前三一重工的挖掘機生產基地主要集中在江蘇昆山和上海,前者主要生產小型、大型及超大型挖掘機,而上海臨港產業園則致力于目前市場上最具代表性的產品——20噸~30噸中型挖掘機的生產。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