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6月份,公司通過外協件“回流”,下場件“上崗”,降低庫存積壓,盤活資金400多萬元,拓寬了挖潛增效的深度和廣度。
在扭虧增盈攻堅戰中,公司一方面開源節流,拓寬創收渠道,一方面開展技術攻堅,降低生產成本,推進挖潛增效向縱深開展。加工分廠是最大的機械加工單位,為拓展生存發展空間,廣開門路,積極承攬對外加工業務,今年以來,先后完成上千根鋼拉桿生產,以及大型箱體結構件、機床鑄件、傳動齒輪的外協加工任務,同時,拿回過去外委加工的產品件50余種,一出一進,增加收入達40余萬元。分廠有兩臺進口立式車削中心,隨機所帶刀臺只有一個,刀位不夠用,經常是兩臺床子來回借用,影響了生產效率。對此,分廠通過技術攻關,自行設計制作出6個刀臺,不僅能多開發出3種零件的加工,還大幅度提高了生產效率,節約投資近兩萬元。分廠還充分利用邊角余料自制工位器具、工裝、銑削刀臺等20余套,完成技術改進17項,即解決了生產難題,又提高了經濟效益,累計實現挖潛增效50余萬元。到今年6月底,宣工外委加工件改為自我加工的零部件達200余種,有效地降低了生產成本。
供應部針對一些過去的積壓品和下場件,實施技術“整容”提質,對5臺老式駕駛室進行了改制,對產品更新換代后下場不用的發動機、鋼材等物資出售,盤活資金30多萬元。今年5月,一臺數控火焰切割機失控,經過分析排除,確定是設備系統內部的24V電源短路,從而造成設備停運,影響了生產的進行。由于該數控系統是西班牙一家公司生產的,不單獨提供24V電源,要買就得整套電源,而且還不能及時到貨。在這種情況下,設備動力部找到一臺報廢的切割機,用國產的24V電源代替進口的,經過重新布線和焊接,解決了數控系統內部24V電源問題,使設備重新運轉起來,并節約了購買新電源的資金上萬元。黨群系統把工作從“虛”向“實”轉換,把開展群眾性挖潛增效活動、合理化建議活動作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內容,主動協調有關部門對下場件進行技術改進和質量攻關,使部分積壓品“起死回生”,重新得到利用,解決了生產原材料不足的難題,實現挖潛增效300多萬元。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