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升值速度加快,以原材料密集型、勞動力密集型為主體的緊固件發展,面臨著能源、環境成本上升的重重壓力,加快產品結構調整,將更多優勢資源向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產品集中,為企業轉型發展帶來機遇,等等。”
根據有關方面預測,在過去的2007年,中國緊固件出口量將接近250萬噸,喜人的成績背后是越來越嚴峻的外貿形勢。2007年以來,在國家出口退稅下調、人民幣升值、原材料成本上升等一系列不利因素的作用下,緊固件企業尤其是中小型企業的出口經營環境日益惡化,持續擴大的貿易順差,意味著更頻繁的貿易摩擦、貿易爭端和貿易壁壘,資料顯示,中國已經連續12年成為世界上遭受反傾銷最多的國家。一項調查表明,60%的中小型企業存在資金問題,半數以上的中小型企業面臨信息不暢的問題,另有40%以上的中小型企業表示出口渠道有限。外困和內憂,應對日益復雜的環境,不確定性也使中國緊固件企業產生了更多壓力與問題,對中小型企業來說,更是如此。
新的一年,面臨著重大機遇和嚴峻挑戰的緊固件企業,要以唯物辯證法的思維方式,洞察機遇和挑戰的兩重性,尤其是善于敏銳地從挑戰中發現機遇,捕捉機遇。加強產業內結構調整;加強技術投入;建立新型貿易合作關系,準確定位產品價值水平;建立密切合作的生產群,通過組織“生產群”的方式來達到規模效應。建議企業走工貿結合之路,從單純的生產型逐步走生產服務型企業。這是來自中國緊固件協會的消息。
當前,在中國緊固件前進發展道路上,確實面臨很多風險和挑戰,但風險和挑戰中往往蘊含著新的機遇。比如,外貿順差是困擾緊固件出口的難題,但也是擴大市場換技術的好機會,緊固件出口受阻則是推動擴大國內需求的機遇。
又如,低檔、普通標準件產品過剩是把“雙刃劍”,如何運用現有的產能,力爭又好又快地開發中、高檔產品,尤其是汽車類高強度緊固件,可以為國內裝備制造、石化、鋼鐵和造船市場提供充足的機械基礎件。
再如,國家將出臺一系列又好又快,好字優先可持續發展政策,調整總部經濟的某些政策,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緊固件企業的經濟效益和生產總值增長,但從總體和長遠來看,既有利于緊固件行業進一步集聚和發展,也有利于中國緊固件企業加快“走出去”。
還如,人民幣升值速度加快,以原材料密集型、勞動力密集型為主體的緊固件發展,面臨著能源、環境成本上升的重重壓力,加快產品結構調整,將更多優勢資源向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產品集中,為企業轉型發展帶來機遇,等等。中國緊固件企業要善于從風險中抓到機遇,如果只看到風險和挑戰的一面,看不到其中蘊含的機遇,就會坐失良機,犯喪失機遇的錯誤。
2008年是中國緊固件的戰略機遇期,我們要不斷增強在挑戰中抓住機遇的意識和能力,不為任何風險所懼,不為任何表象所蒙蔽,審時度勢,趨利避害,一分為二,善促轉化,才能贏得發展的主動權。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