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靠卡特彼勒這棵大樹,山工機械通過移植巨頭的技術基因和管理基因,開始了全新的階段。
山東山工機械有限公司(簡稱“山東機械”)與全球工程機械巨頭——卡特彼勒的“聯姻”始于2005年。2005年,卡特彼勒注資山工,成立中美合資山東山工機械有限公司;2008年山工正式全資加盟卡特彼勒。
傍上“大款”的山工由此駛入發展的快車道。2005年6月山工與卡特彼勒召開了技術項目啟動大會,拉開了山工與卡特技術中心合作開發技術項目的序幕。山工開始不斷推出創新型產品。2006年山工試制卡特三菱結構件成功,開始具備世界級零部件的制作能力;集中在2011年,山工多款新產品下線,首次向美國卡特工廠供貨,產品開始走出國門,除了美國卡特,山工還在阿爾及利亞拿到了海外市場第一單;2012年5月順利完成第一臺濕地型推土機的試制;2013年2月第一臺LNG裝載機試制成功…… 和世界500強企業的頂尖技術團隊合作,山工技術進步的速度越來越快。
對于成立于1958年、發軔于古九州之一青州的山工機械來說,當國外的先進基因嫁接到深厚的文化積淀上,源遠流長,文化積淀深厚。這座位于山東半島西部的小城,見證了海岱文化,也見證了山東山工機械有限公司50多年的發展之路。從簡單的修修補補到今天多元化的產品體系,從中國第一臺定軸裝載機到中國人民解放軍總裝備部裝載機定點生產廠,從一個小小農機修理隊到卡特彼勒的亞太區工程機械生產基地,位于青州的山工機械一直是“探路者”。
山工機械財務總監王強認為,技術的創新是應對危機的最好利器。他表示當今多元化和全球一體化背景下,競爭越發激烈,而要想贏得機械領地的先機,技術創新是占領先機的重要引擎。
搭乘信息快車
工程機械產品由于其系統復雜,工作環境惡劣,通常高負荷、長時間運行,因此系統常出現各種故障,必須得有完善的服務支持系統,才能應對巨大的售后維修需求。山工在全國設有60多個辦事處,130個授權維修服務中心,在同行業中第一家提出“質保一年,保修二年,24小時服務到位”的承諾。是什么讓山工能輕松破解機械維修的難題?
隨著微電子技術的滲透,歸于卡特彼勒麾下的山工機械搭上了智能化和機電一體化的現代信息化便車。高層建筑增多,建筑施工規模難度的擴大,對工程機械的可靠性、維修性、安全性和燃油經濟性也提出了更高要求。為進一步提高故障診斷準確性,有必要實現在線工作狀態的監測以及常規故障機理的綜合分析研究,以便對其故障進行事先診斷分析。傳統的事后維修已變為故障預報和整機在線維修。卡特彼勒新開發的系列裝載機都安裝有電子計算機監控系統(CMS),用以取代E系列裝載機上安裝的電子監控系統(EMS)。監控系統具有故障診斷能力,向司機提供三級報警。利用GPS全球衛星定位系統,監控系統可以密切監視機器的健康狀態并診斷故障,同時還能把這些信息數據作為履歷記錄下來,無線傳送到辦公室用計算機進行分析,從而使遠在山工機械的維修人員用筆記本電腦就能迅速而容易地診斷和排除故障。
在今天的山工,古老的結繩式管理因為有了現代的信息引擎而發揮了極致。每臺設備都告別大一統,而有了自己的臺賬和信息卡,利用分布全球的現代信息技術,輕松點擊鼠標就可以知道庫存的多少以及分布世界各地的售后跟蹤情況。固定資產的高效與實時管理,使得山工機械擺脫了“一管就死、一放就松”的陳舊模式。王強說,“單臺管理不僅運用到公司內部,使這些信息與經銷商共享,經銷商對于自己的庫存和需要購進的設備及已經賣出設備一目了然,庫存得以限制到最低點,為企業節約了大量資金,而透明化管理打通了和經銷商的隔閡,提高了經銷商的財務管理和售后服務水平,也防止了經銷商挪用資金,可謂一箭三雕。”
中國機械行業的財務管理已經走到了大數據的關口,更凸顯技術引擎作用。“我們有一個完整的代理商售后服務網絡,利用先進的GPS衛星定位和ERP系統,可以第一時間知道包括零件的供應和迅捷診脈,實時為客戶提供一個最優最佳的技術支持。提前預知故障,不僅為客戶減少了不必要的經濟損失,也為公司降低了大量的維修成本和往返的交通費。從開挖、裝運、施工的設備,包括后期的養護設備,卡特彼勒有一個完整的現代信息化和設備化產品線與精準的服務流程,這也是山工機械利用技術降低成本的核心競爭力之一,利用現代化的高科技手段,我們在國內著手打造的數字化維修方案,不僅打消了經銷商的顧慮,也為我們贏得了更多的穩定客戶群。”王強這樣總結先進的信息技術和財務管理體系相結合帶給山工的價值。
引入融資租賃
今年第一季度,工程機械工業產值滑鐵盧式同比下降12.59%。如果由追求擴張而跌入一種失控的狀態,為比拼市場占有率不惜以效益為代價,那么曾在白色家電業發生的慘劇,會不會在工程機械行業重新上演呢?早在2008年金融危機后,政府即已著手治理產能過剩,采取的手段包括淘汰落后產能和提高重點行業集中度等,但成效并不樂觀。工程機械行業同樣在承受著產能過剩的苦果,僧多粥少越發導致惡性競爭不可避免。
為企業增值開拓利潤增長點,對于掌管企業資金的財務總監而言,要比簡單的解決資金饑渴嚴峻得多。除了研發人員的技術創新之外,財務管理的創新在跨國公司中尤為重要,財務理念的創新同樣有助于企業贏得先機,渡過危機。
融資租賃是工程機械中常用的對企業、客戶和經銷商三方有利的營銷模式。作為中國商務部批準成立的建筑設備行業內首家融資租賃企業,2004年卡特彼勒(中國)融資租賃進入中國,通過代理網絡為不同類型的企業緩解資金壓力,利用融資租賃靈活的融資方案解決企業購買價格昂貴的工程機械所遇到的挑戰。中美合資山東山工機械有限公司成立之后的2005年6月份,卡特彼勒便開始啟動為山工提供融資租賃戰略。這是卡特彼勒扭轉山工機械命運,贏得市場的一招新棋。
隨著國內信貸緊縮,企業在采購、更新設備時,往往會遭遇資金不足、資金回收風險較大、融資困難等一系列問題,融資租賃的出現恰似及時雨,既解決了不少企業采購大型機械設備經常碰到的難題,迅速成為山工幫助企業或個人購置設備所采用的全新融資手段之一,同時也使得山工機械的回款速度大大提升、降低了回款風險。
王強強調,“這不是雙贏,而是三贏,以融資租賃的靈活方式,山工機械與卡特融資攜手幫助經銷商解決貸款難的融資瓶頸,拓展了經銷商的生存空間。如今經過八年的打磨,融資租賃的運作模式日臻完善,更為難得的是讓公司和經銷商成了孿生兄弟,通過為客戶綁定從售前、售中到售后的每個模塊的精細化服務,給合作伙伴也是給自身打通了另一條生路。”
改變基因
卡特彼勒在2008年全面收購山工機械,目的是想在中國及其他發展中國家龐大無比的中低端市場分一杯羹。而對于山工機械來說,成為卡特彼勒全資公司后仍保留自我品牌試圖涅重生。山工機械全面引入卡特彼勒管理體系,通過6Sigma、變革管理、精益制造、文化重塑等來自卡特彼勒的先進經驗改變著自身的基因密碼。
囿于全球經濟的衰退,截至今年5月底的近三個月,卡特彼勒全球設備銷售額同比下降7%,其中北美銷售額同比下降16%,亞洲銷售額下降14%,歐洲、非洲和中東區銷售額下降2%,拉美銷售額增長22%。業績的暫時下滑,并沒有阻擋卡特彼勒研發的腳步,卡特彼勒公司將推出眼部與臉部追蹤技術,以防止司機疲勞而產生事故。卡特彼勒雖然看似對業績的下滑不溫不火,實則卻是在危機谷底以超常的技術積聚再次出發的能量,而這對山工機械來說也是無聲而有力的改變動因。
2009年起卡特彼勒加大了對山工的再投資和建設速度。在當地政府支持下征用周邊土地,擴大山工機械各種主機產品及零部件業務的產能。如今山工機械已成為國內最先進、最專業的裝載機制造商之一。山工品牌也成為卡特彼勒主機品牌之一,以支持其在中國工程機械行業不斷增長的客戶群。為支持山工技術進步,卡特彼勒在青島投巨資建立了世界領先水平的研發中心,匯聚全球頂尖科研人員和山工研發中心共同組建了一支擁有高級工程師、研究生在內的強大的研發隊伍,建設了五個大型計算機工作站,通過計算機輔助設計和制造,把設計和生產過程融合在一起,針對社會各類企業需求不斷研發出創新型產品。
隨著山工機械在海外銷售市場份額的不斷擴大,海外代理商對山工的整體服務也有了新的砝碼和衡量標尺。2013年3月,山工機械產品支持團隊攜手外貿團隊在山工培訓中心舉辦了首期為期兩周的全球海外代理商培訓,來自俄羅斯、南非、越南、蒙古等15個國家的22人參加了本次培訓,培訓主要針對山工平地機、壓路機、C系列裝載機等山工新產品展開。培訓采用課堂與現場拆裝相結合的方式,讓海外代理商對160變速箱 、SI橋等山工利用卡特技術自主研發的產品有了全新了解,學員既能學習構造原理又能親自動手實踐,培訓效果非常好。一位來自越南的學員表示,“這次到中國學習收獲很大,我以后面對山工產品時,有很多問題就能夠自己解決了。”
山工機械在管理方面也進行了一系列變革,積極引入黑帶評級,通過經銷商的黑帶評級,選出中堅力量,在黑帶的帶動下全面推行6Sigma、精益管理、技術管理等管理理念。“盡管黑帶有數不盡的優點,但還是有一定的缺陷。人們常常將所有的問題推給黑帶,哪怕是根本稱不上課題的日常問題。其實真正的課題是當你想努力解決更多問題而不能解決時,或者解決后又反復的問題,但此時又不是只靠黑帶就能扭轉乾坤的。”
怎樣實現精益管理是王強每天都在思考的問題,“企業的健康指標和利潤指標在倒逼著我們必須轉變基因”。在去美國述職的間隙,王強最大的體會是,跨國公司不是人治而是法制,這里的管理是開放平等的,與世界同行的先進理念隨時隨地都會讓每一個管理者得以分享。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