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持續了5個多月的歐盟對華緊固件反傾銷案日前傳來一個不利消息:根據歐委會2008年4月29日對緊固件案件的市場經濟的披露報告,包括嘉興90余家企業在內的該案所有緊固件企業的市場經濟地位全部被拒。這不僅意味著嘉興企業指望拿到最低稅率已成泡影,也為該案的下一步進展增添了更大變數。
目前,這場利益的博弈遠沒有結束,浙江嘉興市企業、部門的努力也還在進行。繼2月下旬嘉興企業首次抱團出征,在歐盟發出嘉興緊固件企業的聲音后,據了解,由嘉興緊固件進出口企業協會組織的第二次游說抗辯團再次啟程赴歐盟進行為期10天的周旋。
此行,游說抗辯團除了參加歐委會組織的一場聽證會外,還將拜訪和游說英國、盧森堡兩國反傾銷委員會的代表,并游說包括歐洲汽車制造商協會、歐洲建筑工業協會、英國零售商團體、歐洲緊固件分銷商協會在內的緊固件下游客戶。
“因為拿到最低稅率已經不可能了,無損害抗辯成功與否就顯得更為重要。我們已經沒有退路。”嘉興市緊固件進出口企業協會副會長陳嵐臨行前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根據目前市場經濟地位披露的信息來看,無損害抗辯已經成為嘉興緊固件企業的“救命稻草”,只有從根本上推翻這個案子,緊固件企業的產業利益才能得到維護。
陳嵐介紹,市場經濟地位是企業應訴歐盟反傾銷的關鍵。獲得該地位,就有可能得到較低的傾銷稅率。但在最近幾起案子中,即便是獲得了該地位的極個別中國企業,也并沒有被給予相應的較低稅率。她認為,歐盟當前的行為已經陷入了失去法制化、不按常理出牌的狀態。包括在對嘉興企業抽樣調查時,也存在樣本企業的代表資格混亂問題。
事實上,歐盟對華反傾銷方面呈現出的混亂局面,其中一個關鍵的背景是與歐盟內部對規則的討論無果有著直接關系。市外經貿局副局長張形芳介紹,由于歐盟體制特殊,政治層、技術層、成員國等各方面存在摩擦較多,其利益協調的結果就是犧牲外部的利益。
張形芳介紹,基于對于應訴效果預期較低的判斷,無損害抗辯的意義就更加重大。如果最終抗辯失敗,不僅會在歐洲市場留下遺憾,還會影響同樣正在調查階段的美國對華緊固件反傾銷案件的最終結果甚至今后的案子。而這必將使中國緊固件處于長期的不利地位。
相比第一次赴歐游說在輿論聲勢上的著力,第二次游說顯得更加務實和有針對性。其中一項重要議程是歐委會將于2008年5月16日為嘉興緊固件企業單獨組織的一場聽證會。“這也足見歐委會對嘉興企業抗辯活動的重視程度。說明我們之前的游說取得了一定的積極成效,嘉興企業的聲音得到了回應。”張形芳認為,這次的抗辯思路有所轉變,更多從歐盟利益角度進行換位思考,而且引用的證據更加翔實,相信會對歐委會的判斷產生積極的影響。
據悉,歐委會將于2008年8月9日作出損害和傾銷的初裁,2009年2月作出終裁。而在此次聽證會以后,嘉興企業的無損害抗辯還有一次聽證機會。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