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爭奪市場的制高點,在與中國企業合資了近30年后,外資車企對華技術輸出的壁壘已經出現松動。中國本土車企技術水平的提升,以及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讓外資意識到:中國已經不再是消化他們宣稱的“成熟技術”的新興市場。
何況,外資與外資之間,同樣存在競爭:如果你不搶先一步,機會就被別人奪走。時下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外資們正爭先恐后地向中國輸出自動變速箱技術。在博格華納引以為傲的DCT雙離合變速器敲定國產之前,三菱汽車已經搶先一步。
6月26日,三菱汽車公司就其變速器技術與位于黑龍江哈爾濱的哈爾濱東安汽車發動機制造有限公司簽署了許可協議。三菱汽車公司將于2009年開始在其在華傳動系統合資企業——哈爾濱東安汽車發動機制造有限公司生產四速和五速自動變速器。
這些四速和五速自動變速器可匹配在搭載1.3升-2.4升發動機的汽車上。三菱汽車方面表示,量產初期將主要采用日本進口的散件(KD件)來組裝這些變速器。
坦率地說,此次三菱汽車向中國輸出的四速和五速自動變速器,從技術含量上來說并不“過時”,在豐田凱美瑞這樣的中高級轎車上,配備的仍然是四速自動變速箱。何況在此之前,包括一汽、吉利和奇瑞等本土車企均投入巨資來研發自動變速箱,但是真正研發成功并批量投產的,迄今為止還沒有一家。
為了打破僵局,最近在國家發改委協調下,一汽、上汽、東風等國內10余家企業聯合組建了技術開發機構,聯手研發自動變速箱,尤其是希望與國際零部件巨頭——美國博格華納合作生產雙離合變速箱(DCT)。
另據博格華納內部人士透露,博格華納計劃兩年內將最先進的DCT(雙離合變速器)引進中國投產。不過在三菱這樣的競爭對手的刺激下,為了在競爭中搶得先機,博格華納只會加快而不會減慢其對華輸出技術的步伐。
實際上,早年間在技術輸出上對華奉行“鐵幕政策”的外資,他們這樣或那樣的技術壁壘,都隨著市場競爭的深入多少出現松動。
大眾最先進的1.4T發動機生產線已經落戶大連并即將國產,豐田普銳斯的混合動力技術也將裝備奔騰混合動力轎車,通用計劃2010年將其獨有的燃料電池汽車E-Flex系統引進中國,還有本田傾力支持廣本打造自主轎車平臺……
不過,外資看好的仍然是中國巨大的市場機遇,其放開對華技術輸出限制的功利性,決定了這樣的“傾囊相授”不可能會是常態。現在的問題是,中國的本土企業應該如何把握機遇?如何利用外資第二波“技術轉移”浪潮,實現其自身在技術水平上的跨越式發展?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