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輪胎行業起步較晚,但發展速度很快。從2004年開始,我國輪胎的產量和出口量已經躍居世界第一名。同時,我國輪胎生產技術不斷提高,科技成果不斷涌現,不少生產工藝已經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目前,我國已經能夠生產子午線、斜交兩大結構的轎車輪胎、載重輪胎、工業輪胎、農業輪胎以及工程機械輪胎五大系列2000多個規格,已經形成了比較完整的輪胎行業體系。我們看好優質輪胎生產類上市公司,如風神股份(600469,股吧)、黔輪胎A、青島雙星(000599,股吧)和雙錢股份(600623,股吧)等。
輪胎行業向亞太轉移
目前,亞太地區、歐洲和北美是世界輪胎行業的主要生產區域和消費區域,呈現三足鼎立態勢。但輪胎行業屬于勞動力密集和技術密集的傳統行業,在歐美和日本等發達國家中,工資在生產成本中所占比重很高,如美國為33%,德國為45%。高工資帶來的高成本影響了產品的競爭力,相比而言,亞太地區具有低廉的具有較高素質的勞動力資源。
從近年發展看,歐洲和北美輪胎產銷量增加幅度都非常小,輪胎行業向亞太地區轉移明顯。以北美為例,1999年該地區輪胎銷量為3.51億條,占世界全部9.76億條的35.96%;2005年該地區銷量為3.65億條,占世界10.82億條的33.73%,而同期亞太地區的銷量則有較大比例的上升。
隨著世界輪胎行業逐步向中國等發展中國家轉移,發展中國家在輪胎制造上將凸顯更多的優勢。從2007年的全球輪胎75強排行榜看,普利斯通、米其林和固特異三家世界輪胎巨頭仍處第一集團;中國大陸的輪胎16強名次進一步邁進,如杭州中策2006年銷售收入增長近50%,首次超過10億美元,達到10.8億美元,排名從第23位升到第14位;其他10余家公司排名也都有所上升。這樣,中國大陸輪胎16強的總收入2006年就超過了排名第4的德國大陸公司。
我國成為發展焦點
20世紀90年代開始,中國成為亞太地區輪胎行業發展的焦點。外資和民營資本進駐中國輪胎行業,世界十大輪胎企業已經全部在中國投資建廠。以普利斯通為例,到2005年,其在中國沈陽、天津、無錫已經擁有3個輪胎廠,并與廣東大亞灣經濟技術開發區簽訂了小汽車輪胎項目合作協議,總投資1.4億美元。2005年,普利斯通在中國的乘用車市場占有率為10%,公司計劃到2010年將這一比例提升至30%。
與此同時,我國輪胎生產技術不斷提高。這主要表現在輪胎科技成果不斷涌現,不少生產工藝已經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其中,輪胎行業自主開發能力不斷增強,產品設計已達世界先進水平;花紋低噪音設計已達國際先進水平;采用納米技術的低生熱配方開發應用已接近德國大陸輪胎公司的水平;煉膠工藝已接近法國米其林公司的水平;輪胎氮氣硫化已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另外,我國輪胎的子午化率也在穩步提升。
但我們也應看到,世界輪胎工業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國際大型輪胎公司的控制,輪胎巨頭在世界市場的份額高居不下。2005年,世界輪胎銷售額為1010億美元,十大輪胎公司的銷售額就達到777.42億美元,占比達到76.97%。未來輪胎企業的大型化和集團化趨勢會日益加劇,輪胎行業的壟斷程度將進一步提升。而我國的輪胎企業并不強大,突出表現為相對國際巨頭,國內輪胎企業的規模較小;同時,國有輪胎企業市場地位亟待提高。
重點公司推薦
風神股份(600469):在世界輪胎行業中,公司處于中上游的位置。在國內輪胎企業中,公司的競爭優勢體現在工程胎和載重胎方面。未來公司的發展將在輪胎主業上延伸,形成以輪胎橡膠為主的行業體系。具體來說,公司將著眼于建立三大體系:第一,推行品牌戰略,嚴控質量體系;第二,建立市場銷售網絡體系,建設售后服務體系;第三,建設與汽車、化工行業配套的特色體系。
2007年9月,由于同業競爭等問題,風神的非公開發行股票事宜未獲通過。為維護股東權益,公司的定向增發項目依舊按照計劃上馬,新的項目同時也在上馬,風神年產15萬套全鋼子午胎項目和年產500萬套的乘用子午胎項目已于2007年9月10日破土動工。工程子午胎項目預計2008年將有部分投產,最遲2009年中期之前全部達產,達產后給公司帶來的年收入將超過15億元。我們預計,2008年下半年乘用車項目會上馬,2009年將產生效益。
此次增發數量不少于2500萬股,不超過12000萬股。募集資金凈額不超過135350萬元。其中,大股東昊華集團認購不少于2500萬股,不超過3000萬股,認購價格為11.82元,其他機構認購增發價格不低于11.82元。考慮實質性并購已經開始,不考慮攤薄因素,我們預計公司今年EPS有望達到1元,明年有望達到1.5元。我們維持對風神股份的“買入”評級。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