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底,成都二環高架正式通車。市民駕車行駛在高架上時偶爾會發現,某些路段裝有半透明的磨砂板,這是為了解決噪音問題而設置的聲屏障。它們分布于二環高架“重點”區域,全部連起來有3公里長。
這些聲屏障產自于成都市新筑路橋機械股份有限公司,一個靠“配件”走向世界的成都本土企業,也是目前國內唯一以橋梁功能部件為主業的上市公司。這家公司主要從事工程材料與工程機械的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更值得期待的是,今年他們將投入40億元,用于將為成都地鐵3號線、4號線提供51列,共計306輛地鐵列車的生產。
世界規模最大的橋梁功能部件制造商
新筑路橋主要提供軌道交通車輛、橋梁功能部件、混凝土機械、黑色路面施工、噪聲處理等產品。曾經為舊版二環路、成綿樂城際鐵路、成灌鐵路等重大交通項目提供過材料。
據了解,該公司研發出了世界上唯一時速380公里、420公里高速鐵路聲屏障產品。是武廣、鄭西、京滬等高速鐵路及世界最長跨海大橋杭州灣大橋、最長的跨線橋鄭州鐵路中心樞紐立交橋等功能部件的主要供應商,并為三峽電站工程、首都機場三號航站樓、成都雙流國際機場新候機樓等建筑工程提供了減隔震功能部件等產品。大位移伸縮裝置、梁縫隔聲裝置市場占有率高達80%。
除滿足國內建設市場需求外,他們的產品還出口到阿爾及利亞、馬來西亞等國家和地區。
“這為施工材料國產化提供了條件,施工成本大大降低。”據新筑路橋副總裁陸云介紹,在擁有自主知識產權之前,國內修建大型橋梁使用的伸縮縫等材料都需要進口,現在國人的技術已和國際接軌,同樣的材料國產化后可使成本降低50%以上。企業研發的20多項首創產品打破國外壟斷,替代進口,滿足了我國基礎設施建設和運行的需求,為國民經濟建設做出了較大的貢獻。
看準軌道交通市場 規劃2015年業績突破100億
根據規劃,“十二五”期間,我國擬新建鐵路3萬公里,投資2.8萬億元;新規劃建設96條軌道交通線路,新建線路長2200km,投資超過1萬億元。
成都市聚集了中鐵二院、西南交大、中鐵西南科學院、軌道交通國家實驗室等軌道交通行業頂尖科研機構,開工建設了“中鐵軌道交通高科技產業園”,園區建成后將吸引超過10萬人的高層次人才就業,年產值約1000億元;以新筑路橋等企業為代表,通過合資方式引進北車長客開始地鐵及現代有軌電車整車研發制造,已初步形成了覆蓋軌道交通全產業鏈的產業集群。
其中2013年新筑股份預計將投入40億元,用于將為成都地鐵3#線、4#線提供51列,共計306輛地鐵列車的生產。還將為國內其他鐵路提供城市150km有軌電車線路提供城市有軌電車,其中僅在新津就需要建40km有軌電車線路。
“技術創新是公司發展的動力,帶動了公司高速成長。”據陸云介紹,從2008到2010年,公司銷售收入翻番,利潤、稅收增長近100%,2010年,公司實現銷售收入13.96億元;2011年上半年已實現銷售收入10.51億元。預計2015年銷售收入超過100億元,成為國際領先的公共交通工程和民用建筑工程功能部件及設備研制供應商。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