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由山東省企業文化學會組織舉辦的山東臨工企業文化建設高層研討會在臨沂召開。
中國企業文化研究會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孟凡馳,常務副理事長華銳、韓旭,中國人民大學工業經濟系原主任鄧榮霖教授,山東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黨委書記王德勝教授,山東師范大學博士生導師楊存昌教授,山東省企業文化學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朱文秋、副會長陳升,臨沂大學沂蒙文化研究院研究員王紀明教授,以及來自上海、遼寧、江蘇等省市企業文化界的專家學者圍繞臨工的企業文化建設建言獻策。山東臨工總經理文德剛、黨委副書記周維升及部分職能部門負責人參加會議。
與會專家在充分了解山東臨工發展歷史、企業文化建設相關情況并現場參觀的基礎上,就山東臨工企業文化建設的探索和實踐各抒己見,紛紛做出點評并提出建議。專家認為,山東臨工的企業文化建設隨著公司體制的沿革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同時具有質樸、創新、規范、包容等特點。臨工從建廠至今,每個發展階段的臨工文化都為推動臨工的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特別是《臨工之道》的提出,文化體系建設更加健全,通過文化實踐的“三融三結合”,臨工文化建設生機勃勃。
與會專家指出,臨工文化的傳承與發展符合歷史規律,具有鮮明的地域特點、行業特征和時代特性。它吸納了齊魯文化、沂蒙精神的重要元素,傳承了國有企業的優秀元素,借鑒了中外著名企業的積極元素,日積月累,代代相傳,逐步走向成熟。
專家還指出,臨工從建廠時的不到百萬資產發展到百億,說明了一個深刻的問題,這種發展絕不是表面上數字績效的累加,而是潛在了文化的力量。臨工產品得到更多的用戶認可,一方面是對臨工產品性價比的認可,另一方面也是對企業品質和文化的認可。臨工通過品牌文化的塑造,讓山東臨工“可靠承載重托”的品牌核心理念傳遍全球。
專家建言,“走名牌之路,建百年臨工”最終要靠文化來支撐,臨工要圍繞《臨工之道》的落地生根下功夫,以人為本,加強員工隊伍建設和人才培養,不斷加強企業文化領域的理論研究,以高境界的企業文化武裝頭腦,共筑“臨工夢”,走向新輝煌。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